初中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资源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25期   作者:丁仕正
[导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同时还肩负着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
        丁仕正
        湖北省麻城市盐田河中心学校  438317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同时还肩负着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文教育内容,可有效的拓展学生的知识素养,触发学生心灵感受,使其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为此,身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以便确保课程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挖掘;人文资源
        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的教学方向不能够偏离人文性主题,通过对语文教材的深度挖掘,使中学生在人文教学的熏陶中身心茁壮的成长,从小热爱生活、关注生命、关心周围的人或者事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魅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真正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一、语文教材内容离不开人文资源
        从周王朝到如今,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语文并不是以一种独立形式存在的学科,而是与科学、艺术、史学等结合一体,古代的语文教学通常与政治密切相关,奉行孔夫子的“仁”“义”“理”“乐”儒家思想,将治国与平天下当成主要政策,孔夫子强调以“仁”作为德育素养的核心,并将其安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就当前教学目的而言,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创新性、高素质的人才。欧洲中世纪的基督精神等都是语文人文教学的主要方向,日本的武道精神、阿拉伯的圣战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历史长河中人文资源的有效载体,共同推动语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涵盖着大量的人文教育资源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为例,第一单元就向我们展示出了“关注人生,关爱生命”的语文主题。人生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也是值得人们深思的一个话题,追求美好的人生,使我们每个人的愿望,通过对课文《在山的那一边》《紫萝藤瀑布》等文章的学习,引发学生对人生思考的同时,适当对学生进行提问“是否想象过自己以后的人生?怎样将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具有价值?”理想是人们探究人生的重点话题,对于人们的身心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作用,尤其对当前正处于发展的中学生。
        语文教材中《第一次真好》《论语十则》等优秀的文章,歌颂理想,论述人生的道德修养,启发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以此展开探究思考,开启个人崇高的思想理念,注重个人人生修养的变化。

第三单元中《济南的冬天》《山中访友》等散文题材的作品,以及《观沧海》《次北固山下》等诗词歌赋,都是书写大自然的绚丽多彩,然而每一篇文章当中都蕴含着作者浓烈的思想感情,或欣喜,或悲伤,或对美好事物的赞叹,或陶冶人们内在的心灵,锻炼人们的审美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文章都能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第四单元蕴含着大量的科普知识,如《石灰吟》《山市》《看云识天气》等,这些都是人们经过探究实验所发现的真理,此章节文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知识,同时还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中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意识。第五单元则通过《散布》《金色花》等文章,书写人间动人的亲情,使人潸然泪下。亲情是人间最真挚的情感,其中不掺杂任何其他因素,这正是当前中学生所需要的。现如今,我国独生子女或者老来得子,父母十分的溺爱,导致孩子情商较低,为此,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文章,促使学生感受亲情的温度,提升学生的情商。第六单元主要以童话寓言等题材为主,展示出了《皇帝的新衣》《女娲补天》等想象力丰富的文章,这是人们思维能力的体现,促使学生的想象能力不断提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对于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不同的教材都有独具特色的学习主题,也包含着人文资源以及人类文化。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中,有记录个人成长足迹的文章,也有抒发爱国情怀的情感雷文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学生在阅读时感受到了战争的威力与邪恶,看到了世界上的真善美,更能从战争中领悟到人们坚持、勇敢、智慧的高尚品质,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强化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提升个人的历史辨别能力。
三、人文资源应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挖掘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孩提时期的特点已然逐渐消失,以往的梦想与理想已经不合时宜。学生的人生态度以及价值意识,应重新进行定义,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否则稍不注意的便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语文教学在这一阶段中扮演着无可厚非的角色。传统教学经验表明,学生一旦偏离教育主题,便会进入极为严重的人生误区,轻则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重则迷失前进的方向,甚至产生激烈的自杀行为。例如云南大学马家爵因与室友发生口角,随即在夜晚运用极其凶残的手法,连续杀害若干室友,这样的事件时有发生,不得不引发我们进行思考。据我国犯罪学研究所调查得出的结果显示,在90年代后期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比例还不足1%,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这一数据逐渐增加,已经达到17%,面对国家未来社会的接班人犯罪率迅速增长,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已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新课标的深入与实施,明确的指出教师的教学工作应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特征,通过语文教材人文资源的挖掘,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促使教学进度进一步的完成。
        结束语: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决不能偏离人文性这一主题,通过对人文资源的广泛挖掘,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着良好的心得体会。其次,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使中学生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健全自身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认知社会的不良因素,促使身心与心智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祖吉.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J].科园月刊,2011(1).
[2]曾林生.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和方法[J].商情,2013(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