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求熟以熟求通——以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文言小古文《守株待兔》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25期   作者:张利红
[导读] 文言文是现代与古人思想沟通的重要桥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张利红
        浙江诸暨荣怀学校荣怀小学,浙江绍兴311800
        摘要:文言文是现代与古人思想沟通的重要桥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学好文言文,对于传承和理解中优秀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字和语言的魅力,感受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怀,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第二学段开始文言文篇目的学习。作为文言文初学阶段,学生能否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兴趣,能否对文言文表达形式有初步的认识,将会对后续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学段的文言文教学,应该多读求熟、以熟求通。
         关键词:统编教材:第二学段;文言文教学;《守株待兔》;
         正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文言文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教育连接的纽带,从小学第二学段开始进行文言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感受到古人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还有“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说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也指向了内容和主旨的理解和感悟。可见,第二学段的文言文教学编排合理,目标明确,旨在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理解意思,培养文言文的语感才是关键。
        与现代文学习相同,文言文学习依然是一场以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发现为主的快乐学习之旅。在教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带着热情去经历学习的过程,探究和发现文字的奇妙,诵读的乐趣。下面以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小古文《守株待兔》一课为例来谈谈第二学段文言文教学的一些体会思考
        首先,放手让学生初读课文,粗知大意。《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小古文只有“读百遍”,才会“义自见”。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树立“朗读至上”的观念,注重朗读的指导和训练。对于初次接触内容的学生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和现代文的词句积累,猜测文章的大体意思,学生一边读,一边猜测。尝试勾勒出一个大体的完整的故事。而对于已经熟知文言文中的人物、故事,我们教师可以从“已知”入手,让学生发现故事的“奥秘”,让学生自读文章,凭借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判断并联想以往听过或者读过的故事。当然,初次阅读,要求不要过高,更不必去纠结细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最大的乐趣在于发现课文与自己以往经验的关联,这就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
        其次,细读文本,感知文言句读。初学文言文,认识生字、词语,读准字音尤其重要,可以引导结合汉语拼音学习生字、词语。此时,我们老师我觉地不建议范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故事的大意,结合注释尝试自己读出句子的停顿、节奏,并和同学交流这样读的理由。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缓慢,我们老师不可操之过急,要静静地等学生逐句逐字揣摩、感受,猜测词句的意义,体会朗读的节奏。根据意思断句的过程是文言文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古人称之为“句读”。学生可以结合以往的阅读和生活经验,判断出一些比较简单句子的读法
        再次,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意思。课文读通顺基础上,再次引导讲讲课文的意思。当然,文言文中的注释我们也要正确的对待。

因为注释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但并不是“标准”,更不能让学生机械地背诵。如《守株待兔》中关于“株”、“诔”的解释,虽然严谨但却不宜被三年级的学生理解,我觉得教学中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代替,特别是学生有了自己合理正确的理解后,不能强制地拉回课文中的注释,这样生硬的教学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也会丧失殆尽。
        如果说课文学习之初的讲解更多着眼于学生初读的感受,或对故事的原有印象,那么这个阶段的讲解就会发现更多的细节,讲出刚刚读到的“新”故事。例如下面是同一个学生在初学《守株待兔》课文是和理解字句之后所讲的故事:
        第一次:从前有个种田的人,他家的地里有一棵树。有一天他在干活,突然发现一只兔子跑过来,撞在大树上死了。这个人很高兴,就把兔子带回家吃了。从此他就不干活了,天天在地里等着,等再有兔子撞到大树上。
        第二次:宋国有个农夫,他家的田地里有一根木桩。有一天,一只兔子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撞在了木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这个人很高兴,从此丢下列=了农具就守在木桩旁边,他希望再有一直兔子跑过来撞在木桩上。他等呀等呀,兔子却再也没有来了。这个农夫自己反而被人笑话了。
        可以清晰地看出,同一个学生在第二次的讲述中,学生更加关注“田中有株”、“折颈而死”“释其诔”等故事情节,这正是前面学习的收获。
        然后,熟读成诵,感受语言的奇妙。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解说文言句读后,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体会文言文简练的特点。之后练习背诵,教师也可以在这时范读课文。学生朗读文言文的水平有限,在反复朗读中常常表现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现象,而模仿成人的朗读也就成了提高朗读水平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学生对文言文的文意已经了然于心之后,更能够理解和接收恰如其分的有感情朗读,并在朗读中熟读成诵。
        最后,拓展阅读,挑战更大的成功。可以借助有些文章后面的“阅读链接”引导学生继续学习,也可以补充一些小故事引导学生阅读和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如学习《守株待兔》文言文后,可以补充拓展阅读现代文和小古文《揠苗助长》,使学生通过发现现代文和小古文的异同,进一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多读求熟、以熟求通”是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文言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语言材料呢,进而形成良好语感的过程。只有实现“文”和“言”的和谐统一,让兴趣的种子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让第二学段的孩子们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当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他们高效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也唯有如此,才能让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开辟一片更为绚丽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柴东升《立足小学语文课堂,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6(5):30-31.
        [2]雍韦伟.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考[J]《名师在线》2018(32):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