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运算错误资源有效利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25期   作者:蒋长松
[导读] 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运算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蒋长松   
        福建省三明市第八中学,福建省 三明市     365000
        摘要: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运算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没有认识到数学运算错误资源的作用,对这类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实际上,有效利用运算错误资源可以强化学生的运算能力,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运算错误资源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不仅正确的知识是资源,错误也是一种资源。正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失败中可以总结出很多经验教训,然后对这些经验加以利用,可以避免同类错误的反复出现。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要充分利用学生数学运算错误资源,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引导学生在错误中总结经验,然后不断进步和发展。
一、数学运算错误资源的利用价值
        人都会犯错,这是无法避免的,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运算错误,这些错误并不是没有意义、毫无价值的,教师要将学生的运算错误看作是一种资源,并加以利用。
(一)运算错误资源的利用价值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正视运算错误,不能一味的将错误视作问题,而是将其看成一种资源,并加以合理的运用。首先,错误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不要直接将正确答案告诉学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线索,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出现了错误,然后探索正确的答案;其次,错误可以促进教学的深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起点,根据具体的学情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知识技能;再次,错误资源可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教师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然后总结经验和方法,进而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使学生可以更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
(二)初中学生出现运算错误的原因
        初中学生出现运算错误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学和中学衔接不当,小学数学以数的运算为主,到了初中之后,则以字母的运算为主,如果没有做好知识衔接,学生很容易产生误区,进而经常出现运算错误[2]。例如,小学的运算问题题目都是35+12、56X23-14+23、1/3X15这类带有数字的问题,而初中的整式运算题目为a-1/a这类带有字母的题目,学生如果没有做好知识的衔接转换,运算时很容易出错。
        第二,学生没有充分掌握数学知识,包括概念、法则等内容,对运算规律不了解,只会死记硬背,所以经常出现错误。例如,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没有运用“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这个概念,进而出现运算错误。
        第三,在运算的过程中粗心大意,没有注意到符号的变化,对各种运算法则的运用不够熟练灵活。例如,在计算3(a2-4a+3)-5(5a2-a+a)的过程中,运算法则为: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因为学生记错,所以在计算的时候没有改变符号,进而出现错误。还有一些学生经常会用错乘法公式,即:

二、初中生数学运算错误资源的利用方式
(一)挖掘错误资源,转换学生思维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运算错误资源的作用,深入挖掘学生的错误资源,总结学生的错误原因,然后帮助学生转变思维,使学生可以将小学知识和初中知识有效的衔接在一起,进而提升学生运算的正确率。
        例如,教师可以从运算问题的概念和本质入手,让学生真正掌握整式的概念,有效的区分数字运算和字母运算之间的差异,同时找到二者的共同之处,使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可以灵活的运用新知识和旧知识。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区分什么是整式,2x/3、0.4x、x·y这些是整式,而x/y则不是整式,很多学生都会在这部分出现错误。然后区分单项式和多项式,再认识整式中的系数和次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错误总结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然后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这些知识点。其中,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前面的符号,但很多学生都会忽略这一点,如,很多学生认为-a的系数就是1,其实并不是,应该是-1。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错题进行推理讲解,单项式中只有字母因数,则负数单项式系数为-1,但学生将-a的系数写作1,那么不符合概念逻辑,所以错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字母看作是一种数字,字母和字母之间也有特定的运算规律,就如同四则运算,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二)运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分析
        学生出现错误之后,教师不应该直接给出学生正确答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然后理清解题思路,使学生可以在下次运算时规避这类错误。
        例如,3a+4a=7a;9a-2a=7a这两个算式,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了3a+4a=9a或7aa;9a-2a=7这类错误。教师发现学生的错误之后,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是错误的,而是反问学生,单项式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什么。学生思考片刻,一些学生说出了法则,一些学生忘记了法则。因为忘记了运算法则,所以运算的时候出现了错误。教师将法则重新叙述一遍,让学生根据法则内容重新运算,然后得出正确的答案。
(三)搜集错误资源,总结运算规律
        错误并不是一次纠正就可以完全避免的,在大量的学习和运算中,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3]。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搜集这些错误资源,也就是常说的制作错题本,将易错题记录下来,然后反复练习、总结规律,降低运算错误的概率。
        如,在多项式运算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在降幂和升幂排列这一点上出现错误,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收集此类问题,然后将降幂和升幂排列的易错点写在问题的最上方,下方写上易错问题,然后反复温习和巩固,掌握正确的运算方式和规律。或者在反比例函数中,很多学生忽略y=k/x中k≠0的条件。学生可以在错题本上搜集此类问题,如函数y=(m-2)xm2-5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多少。在这个问题旁边,学生可以标注上,注意k≠0的条件,以此来提醒自己,然后经过多次练习牢牢记住。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运算错误资源,在错误中总结经验和规律,进而更加灵活的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益峰.初中生数学运算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9,000(017):54-55.
[2]吴静.如何利用错误资源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J].中外交流,2019,026(027):263.
[3]陈秀珍.基于错误资源下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教学[J].读天下(综合),2019,000(014):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