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一些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25期   作者:胡俊红
[导读] 随着化学课程从初中过渡到高中,知识难度增大,对学生的要求增高,学生学习难度明显增大。
        胡俊红
        新疆和田地区第一中学,新疆 和田  848000
        【摘 要】随着化学课程从初中过渡到高中,知识难度增大,对学生的要求增高,学生学习难度明显增大。而提高学习兴趣往往是在这一过渡中对学生最有利的支撑,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极具重要性。关于如何提高学生对高中化学课的学习兴趣,本文探讨了一些实际有效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是中学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话题。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的动力所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顺利实施中学化学教学的前提,也是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教师要有选择性的摒弃之前单一、落后的传统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有兴趣,就能积极思考,进入智力振奋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初中与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特点对比
        化学课作为初高中的衔接课程之一,往往被许多高中生认为是偏难的一门课程。其原因是初高中化学差别巨大,使很多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不能完全适应、理解及其运用。从而影响了他们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甚至出现了抵制心理。初中化学在理论学习方面更多地侧重于粗浅的常识知识和化学的基本概念,对学生的要求也仅仅是掌握表层即可;而在实验方面,很多知识往往联系生活实际,老师讲解的语言也通俗易懂,直观性强,学生容易 理解和掌握。而进入高中阶段,化学课程上升为理论性和原理性较强的课程,化学知识也开始变得更加复杂深化,其中包含了很多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及 原理。对学生的要求不再仅仅停留于知识表面,而是需要他们去掌握和理解 更深层次的知识与问题,并能灵活运用,用所学知识去推断解决更深层次 的问题。这一巨大的变化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如不能很好地进行过渡,会对学生之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消极影响。怎样才能做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喜欢学”呢?
二、国内外名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教学理念不同,则教学方法手段也有所不同。不同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国内外很多名校的一些教学方法仍有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学习,甚至可以借鉴过来运用到我们的教学方法当中。
        以国内外的名校为例,首先他们的化学教学更注重结合生活实际[1]。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会引人大量的生活案例,在知识之间进行穿插讲解,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学以致用,很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运用化学知识于生活的主动性。其次,他们的教学内容知识更广泛,知识点也更加丰富。往往由一个知识点引出相互联系的多个,教师也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特点,把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或其他化学知识点融人到本节知识点当中,做到各知识点的相互交叉,融会贯通。这样,使学生在知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中,把较为难懂的理论概念进行了更为透彻、更为全面的理解。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单单是背下了本节知识的概念,而是更深刻的理解了深层 的原理及含义,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不觉得枯燥繁琐。再次,他们的教学形式多样,教学载体丰富。教师讲课的方法分为讨论法、游戏法、实验法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对学习知识充满了兴趣而去主动学习。这些教学特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并借鉴到化学教学当中的。
三、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的方法,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种。
3.1 展现化学魅力,培养动手能力
        化学相对于其他课程,有诸多独特的学科特点,其中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最重要一点: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依据实验原理,运用实验方法便会出现实验现象。教师应该巧妙地抓住这一特点,向学生展现化 学的魅力,这样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愿意主动地进行学习和研究。所以生动、形象的演示实验就成了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通过直观的观看老师的实验操作过程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并记录和分析 实验现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避免了枯燥无味的背诵。甚至在教师把化学实验引入课堂的同时,不仅可以进行演示操作,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他们参与到化学实验当中,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活了他们的学习思维。学生在亲自操作过程中,看到了实验变化,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实验带给他们的乐趣,便可以轻松并清楚地记住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知识点。
3.2 理论联系实际
        化学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它的每一个化学理论都是由实践操作总结而来的,而所得到的化学原理和概念又可以运用到大量的实际操作中。因此,在高中化学中,应注重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仅把注意力放在课本上,还要求将化学联系生活,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如果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并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就能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就会从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采用交叉教学方法,利用其他学科知识、生活实际或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对比,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对新知识逐步理解和掌握。这样可以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更轻松、清楚的掌握知识点,更透彻的理解原理,这对以后知识点的运用也更有帮助。
3.3 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教师切勿扮演课堂主导者的角色,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等方式,把学生当成盛放知识的容器,只求一味地大量向学生灌输课本上的知识 。 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落后,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要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将教学方式进改进和优化,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引导法、分析法、讨论法、影像法、学科交插法等等。以引导法为例,教师运用合理的引导,如故事引入、小实验引入、由生活现象提出的问题引入等等。会在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质疑,反思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教师也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合理批判,勇于提问。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还可以创设学习情境,引入化学史,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动手参与实践,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
【参考文献】
[1] 毕华林.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与知识体系构建[J].化学教育,2006;
[2] 胡久华.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J].化学教学,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