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杰 曹友成
重庆八中宏帆初级中学 400000
摘要
初中数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好初中数学对于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为今后数学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初中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理论性,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非常困难,因此初中数学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以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为背景,从教学方法、实践、工具三方面探讨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策略 深度学习
前言
初中数学教学偏向于传统的灌输式学习,学生学的非常被动,教师教的也非常死板,不断的重复性的搞题海战术,不仅枯燥乏味,而且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导致学生“读死书,死读书”,无法真正的将学校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其实,改变教师的思想认知,从生活实际出发,借助多种教学方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应用能力,使学生可以充分的理解、深入的思考各种数学问题,对于提升数学成绩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也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和感知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喝喝主动性。创设高质量的教学情境,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学习“正数负数”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时,我上课首先进行自我介绍,在介绍的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将自己的身高、体重、年龄等进行了说明,然后让学生将我提到的这些数字进行归类。这种数字的引入非常的贴合我们的生活,并从中引出“正数”这一数学概念。接着我将自己的银行卡中最近一个月的存取记录展示给学生,并从中引出了“负数”这一概念,这一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清晰的认识这两个数学概念。数学本身就来源于生活,这种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中概念的理解性,有利于拉近生活与数学的距离,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兴趣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学习新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将数学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比如在讲解“统计调查”这一教学知识时,我会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际调查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的感受到调查的作用和必要性。具体的教学过程是首先我会提出统计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我们才能知道咱们班里的同学是否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呢?”,而后则引导学生分组制作调查问卷,并发放回收调查问卷,最终得出统计数据,并将这些统计数据绘制成各种形式的统计表,从而使同学们可以清楚整个调查、统计、整理、绘制的过程,并充分理解统计调查的意义。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会非常主动的进行参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会较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拓宽学生思维
多媒体工具的使用可以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现象形象好,进而有利于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多途径、多角度的观察、认知数学模型,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这一教学内容时,我一般会借助多媒体教学,但并非简单的展示几何图形,而是充分结合我们身边的事物。有一次,我在讲解这一教学内容时,以西湖美景作为载体,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在视频中包含了平静的湖面、美丽的凉亭、湖边的垂柳等,随着镜头的不断切换,同学们会非常容易沉浸在美景中。随后我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个问题,“在这段视频中你觉得平静的湖面像什么?”“凉亭中有哪些你知道的几何图形?”等,带着这些问题,我带领着学习再一次边观察、便寻找的慢速观看了一遍视频。通过借助多媒体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几何图案的理解更加的真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有重要的作用。
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使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充分的调动学生课程参与性,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深刻的理解所学的知识点,通过一题多解或多题一思路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索和思考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深入思考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并积极的探索和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步秋灵.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