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忠勇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省三明市365000
摘要:在初中教学实践活动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强化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初中数学教师巧妙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优化初中数学复习教学活动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师必备的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复习课
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改革已经普及到全国各个中小学。初中数学教师在复习课中强调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素养。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和价值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在20世纪提出的,最初的思维导图形式是记笔记。思维导图是由图、文等因素构成,能够表达制作者的放射性的思考形式,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性的思维,进行头脑风暴。学者研究讨论,将思维导图定义为:合理促进人们的思维发散,激发思维,整理思维的可视化,在头脑风暴的前提下,让思维从中心向周围发射的图文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主要作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改变了传统形式的笔记记录形式,不再重视顺序表达,而是将信息逻辑化,更加直观、清晰的将信息罗列出来。思维导图的特点包括:(1)思维导图的焦点是中央图形,与关键主题关联的部分是分支;(2)关键词是思维导图的文字部分,也是思维导图的分支构成。分支是思维导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思维导图的价值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应用广泛,数学课本就是开发学生思维的载体。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价值包括:(1)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复习课堂中,学生可以在听教师讲的同时,抓关键、抓重点,通过导图将知识逻辑结构表达出来,更好的掌握知识,并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2)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课中的应用领域广泛。导图并不局限于复习课,在新课教学中以及习题考核课中均有涉及。导图在新课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复习课中的应用可以巩固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效果,在习题课中可以检查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好的查漏补缺。
二、思维导图对初中数学复习课的优化作用
(一)思维导图优化初中数学复习课对教育主导者的作用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师是数学复习课的主导者,思维导图的优化作用对教师这一主体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有助于教师备课。复习课是针对已讲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因此知识点较多,且呈现的内容杂乱无章。学科教师可以有效的利用思维导图优化知识结构,从而优化备课质量、提高备课效率。第二,有利于教师的总结概括。思维导图的形式多样,不局限于单一的表达方式,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使教师在传统的笔记记忆的基础上,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重点研究数学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思维导图优化初中数学复习课对教育主体的作用
学生是数学复习课的教育主体,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模式单一,主要包括复习理论概念、总结重难点、习题检测。传统教学模式的僵硬化扼杀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积极性,而思维导图的运用是学生积极的绘制导图、利用已学的知识点,绘制成自己可以理解掌握的导图,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顺应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维导图对初中数学复习课的优化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学生,对整个学校的教学模式都有很大的创新,改变了传统的记笔记的单一学习方式,更打破了僵硬化的应试教育的僵局。因此,思维导图在课堂中的使用非常有必要。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实践
(一)思维导图的应用流程
上课的流程包括课前准备、上课、课后巩固,思维导图的应用遍布于整个复习课的各个环节。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根据本节复习课的重难点,提前绘制思维导图,学生根据对复习课的提前预习,根据对新课讲解的知识点的理解,自主绘制简图。上课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教师简图和学生简图的不同,通过分小组讨论的方式,将各个简图查漏补缺、取长补短,以绘制出更加完整的思维导图,在教师引导下,建构科学合理的知识评价体系。课后巩固阶段,学生将讨论后绘制的导图交由教师评价,教师筛选出优异作品进行评价,用过树立榜样进行示范,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思维导图优化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案例
本文以北师大版《整式的乘除》复习课为具体案例,讲解思维导图在现实教育教学中的应用。(1)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根据新课讲解的重难点,绘制《整式的乘除》章节的思维简图,在简图卡片上准备充分的习题,以用于复习课中的评价。学生结合在新课中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绘制《整式的乘除》所涉及的知识的思维导图,绘制时选取足够面积的纸张,以便留出充分的留白,在复习课结束后对导图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完善。(2)上课阶段:在课堂中,教师应注意把控课堂,将教师绘制的简图罗列,使学生对比,找出两个导图的不同。教师将学生分组,以小组的形式交流讨论两个导图不同之处的原因,采取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对《整式的乘除》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3)课后巩固阶段:教师评选出优秀的导图作品,让学生上台讲解导图的绘制思路,并将优秀作品张贴到公示栏,以强化榜样示范作用。
在《整式的乘除》复习课中,学科教学充分的运用思维导图展开课堂,使思维导图贯穿始终。思维导图的应用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而应该充分运用,组织学生针对导图进行讨论、交流并评价。
(三)课后反思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优化作用显而易见。一方面,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可以使课堂教学迅速的展开,学生的自主绘制和讨论交流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思维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思维导图的运用还有需要完善的问题。有的同学不能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不会绘制或者绘制的不够完善系统。也存在学生对思维导图的排斥,认为思维导图并不能巩固所学知识点,思维导图的绘制只是形式。针对这些问题,是因为现阶段思维导图运用的不充分,教师与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认识理解不透彻。思维导图是学生学习初中复习课知识的有效学习工具。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阶段的学科教师应积极的利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工具,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评价体系,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绍洲. 巧用思维导图教学 提升初中数学复习课效率[J]. 科教导刊, 2016.
[2]刘敏, 张绪河. 巧用思维导图教学,提升初中数学复习课效率[J]. 学周刊, 2018, No.370(2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