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历史教学小探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25期   作者:王晓乐
[导读] 在高考改革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强。
        王晓乐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学院 ,河北 邢台 054001
        摘要:在高考改革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强。历史学科成为了“3+2+1”中的那个“1”,即历史与物理必须选择一科,成为了一个选择的重点。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在大学招生中也得到了体现,历史学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男女比例失衡的现象逐渐得到调整,这说明了人们的意识正在改变。既然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那我们应当如何进行教学,也应当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基本史学史料、史学意识、故事教学法
         一、重视基本史料史实地掌握
        唐代刘知几提出了“史家三长论”,即史才、史学、史识。其中,史学指的是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历史史料,这是对一个历史研究者最基本的要求。对于中学历史老师来说,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史学史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难的要求。中学课本本身就着眼于注重基础知历史识的识记,如对于一历史事件的介绍大体就是起因、经过、结果、影响、评价,使学生易于掌握。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难以背诵这些基本知识,认为枯燥也好,或知识过于繁多也好,这就给教师带来了新的任务——帮助学生记住基本的史学知识,掌握基本史料。中学时期的历史知识是基础而又全面的,如果可以很好的掌握它,就相当于为大学的历史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地基。相反,如果连最基本的掌握不了,又何谈进行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呢?有的教师说素质教育绝不可以仅拘泥于课本知识的掌握,要多多进行课外活动来代替课堂的死记硬背。我们必须承认前半句是非常有道理的,但后半句我不敢苟同。素质教育绝不是单纯的课外实践活动,它也不会忽视历史知识掌握对历史学系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有效的历史记忆方法,提高记忆的效率,掌握住基本的史料史实。
         二、史学意识地培养
        开阔学生的史学眼界,让学生了解一些史学前沿的观点和思想,这也是现在的中学历史教育所急需补充的。中学的历史教育并不能只是单纯为了高考,我们应当考虑如何让学生更容易更轻松地与大学学习进行对接。这与刚才要注意的第一点并不冲突,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掌握基础的知识之后,我们要注重一种历史素质的培养,即史学研究眼界和思想意识的锻炼。作为未来的中学历史教师,我们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达领域前沿的东西。如我们大多数的学生对隋炀帝的看法一向是残酷暴虐、劳民伤财,其罪行罄竹难书,而忽视了他修建大运河和实行政策推动经济发展等功绩和作为。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向学生解释这种固有观念的形成原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引导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不要盲从于原有的结论和说法,学会自主探索和探究。
        这种意识地培养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并不是一味地灌输所谓的“前沿知识”。我们可以提出一个话题来对其进行发散性思维锻炼,大家进行讨论,抒发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简单易懂的论文或者书籍,要鼓励学生经常读书,读好书,尤其是要选择自己兴趣范围内的有代表性和典型的历史书籍,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看问题的视角和观点。另外,中学历史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有序的学习计划,以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和有序性。


         三、历史故事教学法地使用
        笔者在这里所说的“故事”并不是单纯的讲述历史故事,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依据课本重点难点拓展课程资源,第二是利用历史故事的趣味性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那故事教学法有什么作用呢?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创设历史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的科目和教学内容在导入新课时需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历史故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集中注意力来快速进入课堂教学当中。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
        历史故事教学法不只是在一节课的开头才有用,在课堂教学时适当设置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拒绝死记硬背的背诵方式,寓教于乐,让知识的学习和记忆更加轻松。
        (三)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训练
        历史故事不同于单纯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它更加的有趣和丰满,对人物事件的描写也较为生动细致。学生可以通过故事去感悟历史。通过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提升自己的认识和思维能力。
        既然历史故事教学法有着独特的作用和意义,那我们就要学习更好更有效地使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正确有效的历史故事
        关于一个历史事件人物的故事可能很多,但我们绝对不可能全部采用,而是要选择一个与主题最相近、与现实联系最密切的。如在介绍唐太宗李世民时,我们必须要提的就是“玄武门事变”,以此让学生理清唐初各个政治人物之间的关系,更好的梳理脉络从而帮助学生们的知识学习。
        (二)故事讲述要注意语言的掌控,保持正确的历史观
        故事不同于历史教材的讲授,教师书是通过教育部门审定过的,而故事不同,它是教师自主进行选择而没有严格的规则限定。因此作为历史教师的我们在选择和讲述历史故事时要保证故事的先进性、有效性以及正确性。
        (三)故事讲述方法的多样性
        历史故事的讲述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采取口述、多媒体仪器播放、历史书籍阅读等许多方式,基于课堂和学生的发展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讲述方式。
        总而言之,中学历史教学方式要随着时代发展的发展变化进行更改。作为未来历史教师的我们,要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教学理念的转变,着眼于中学历史教育的特殊性进行实践反思。任何的理念和方式都要为学生服务,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和爱上历史。
         参考文献:
        [1]覃丽燕.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2]吴琦.论高校历史学科史学前沿意识的培养[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3]刘知几.史通[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