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25期   作者:万淑萍
[导读]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组织相关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利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平台,实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目标。
        万淑萍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桃师附小  415000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组织相关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利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平台,实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目标。本文简单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并结合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具体的实践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实践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小学生的使命,教师必须调整教学思路,探索道德与法治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策略。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
        小学生年龄尚小,事物认知能力尚不成熟,在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环境对小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拜金主义思想、利己主义思想对小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在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通过分析具体案例的方式让学生对物质、金钱产生正确的认知,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
        (二)有利于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效果
        德育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提高德育效果。传统文化能够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起到思想引导的作用,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多价值,才能赢得更多机会。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大量关于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内容的故事,这些内容可以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素材,以传统文化教学为媒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效果能够得到提升。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
        为了有效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教师可以应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通过趣味性的情境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就要求教师从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挖掘相关的传统文化教育素材,利用趣味性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知识。

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下,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视频图片等多种教学材料,带给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官冲击,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探访古代文明》一课为例,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收集关于独代建筑、古代艺术、古代生产技艺相关的纪录片,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围绕传统文化知识组织合作探究活动
        小组合作探究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方式,在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力量,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调整合作学习的方向,求学生围绕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交流和学习,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那是应当以3~5人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并在每个小组推选一位组长,教师需要从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寻找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点,转化为特定的合作探究任务,学生则需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在合作探究中解决学习问题。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当帮助学生培养法律意识,我国自古以来就崇尚法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思考“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关于法律的经典故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掌握的知识思考问题,联系诸子百家中的“法家”思想,分享关于“商鞅变法”的故事,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三)在传统节日组织德育实践活动
        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在传统节日组织德育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重阳节自古以来有登高望远、尊老敬老的习俗,在重阳节当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到敬老院为老人服务,主动向身边的老人问候等等。此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以“我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小事”为主题,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回报长辈的关爱。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这是对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一次大胆突破,也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创新,借助信息技术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围绕传统文化知识组织合作探究活动,在传统节日组织德育实践活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有效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章乐.儿童立场与传统文化教育——兼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8(08).
        [2]张文生.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策略与实践初探[A]. 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上)[C]. 2019.
        [3]吴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的缺失与回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