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25期   作者:佟伊兰
[导读] 生活化教学是教育领域改革的产物,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获得了教师的重视,在课堂中也被多次使用
        佟伊兰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民族中学666100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教育领域改革的产物,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获得了教师的重视,在课堂中也被多次使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将知识点体现到生活中的现象,使知识点变得通俗易懂,学生学习和掌握起来难度大幅度降低。对于高中地理教师而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成绩是一直追求的目标,因此,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改革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学生喜爱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将逐步提升,旨在使高中地理教学不断进步。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
        培育学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立足于真实的地理教学情境中,借助实施地理课堂的教学改革才可以让其能够更好地发展。所以,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把学习知识和其实际生活相联系,由多个维度、多个角度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是由学生具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切入点,和学生自身的直观感知相互结合,完成课堂和生活之间的密切结合,为培育学生美好品格与重要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营造生活情境,激起学生主体意识
        人类社会本就身处在地理环境之中,生活和地理知识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初中的地理知识来说,高中地理知识在内容上更加多样化。老师需要做到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的导入或者是设计一些和现实生活有关的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感受到学习具有的乐趣,进而更好地激起学生具有的自主学习意识。比如在开展《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一章节的教学时,老师需要把课本知识融入现实生活这一背景中,进而激起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与主体意识。为什么同一时间大兴安岭的雪花在飞舞,而长江两岸的鲜花却已盛开?为什么在春节的时候人们都想要去三亚旅游?进而引出陆地环境具有的地域差异这一知识点,每个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各不相同,自然环境也就不相同的观点。回忆自己在爬上山顶时发生的事情,觉得登到山顶时是怎样的感觉呢?学生开始说出自己的想法,觉得伴随高度的升高,会出现不一样的景色与不一样的温度,这是由于高度不一样,气压、气温以及空气中所包含的水分也会产生变化,部分地区就有“一山四季”的景象,这也是垂直地域存在的分异差异。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抽象的课本知识成为生活性质的问题,学生可以借助自己总结的经验,有效地调动起自身思维,主动的思考并且说出自己的想法,进一步激起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使学习的成效也得到明显地提升。


二、重视生活实践,加强手脑联动
        地理知识并不只是课本上抽象的内容,而是需要学生、老师的互动,将实践和思维的结合来进行学习和掌握的知识。高中学生都比较喜欢通过实践掌握理解的知识,所以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把学生带出校外进行实地感受,走进生活,贴近生活,是学生学知识,加深记忆的重要方式;还可以为学生创建更多的生活化活动,如教师可以在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学生去真正地接触大自然;还可以布置实践作业丰富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产生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产生素养的效果。同时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将生活中的事物与课堂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比如:教师讲授有关台风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联想家中的洗衣机,去思考洗衣机甩干筒的运转是不是类似于台风中心风眼的形成。当讲解自然灾害的危害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网上搜索进行交流互动,这种课题探究的形式可以使学生积极思考,提升综合素质。
三、布置生活化教学作业,提高教学效果
        设置课后作业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巩固学生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点,课后作业存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出现最多的都是以书面形式布置的。通过教育部门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有很多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都愿意让学生抄写和背诵知识点,因此,很多时候,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这方面的表现,并不完美。基于此类现象频繁出现,高中地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就要做出深刻的反思,面对飞速发展的形势,教师要紧追发展步伐,逐渐地在教学中尝试着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可以将课上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去,参与实践活动,在此之下,学生才会更热爱学习。并且在完成课后作业方面,也不再需要教师反复强调。比如在高中地理课本中有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课,为了引导着学生利用课上所学知识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教育的价值,教师可以综合全面的考虑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接受情况以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谈一谈具体进行农业生产的措施。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社会对于人才培育的要求持续提升,教育工作者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借助学习全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提高人才教育的具体质量和水平。在高中时期的地理教学中,老师也需要对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并且还需要营造良好的生活情境,实现作业形式的生活化,优化课程资源,进而推动地理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懿.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地理中的策略探究[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六).: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316-317.
[2]庞猛.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策略探讨[J].科教导刊(下旬),2019(01):145-146.
[3]杨光辉.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5):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