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25期   作者:潘铭宇 陈奎 鲍天楠
[导读] 近几年,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是我国党员建设工作的关键要点之一。
        潘铭宇  陈奎  鲍天楠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610213
        摘要:近几年,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是我国党员建设工作的关键要点之一。基于此,论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最后,重点提出了丰富内容体系、优化方法手段、建立规章制度等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研究
        引言
        我们知道: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辜献精神:要培养学生成为追求真知、坚持真理,与时俱进,以先进思想品格影响社会,引导社会的人,是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这就要求高校要探索出一条合乎国情、民情、校情的培养模式.要培养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着重大的意义,只有我们的生力军有正确的价值观念,能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期接班入。
        1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建立在尊重主体独-o"l生、自主性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大学生具备独立进取的人格、风险共担的意识以及夯实创新的气魄。市场经济所引发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使得大学生预备党员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同时其消极影响也极易导致预备党员政治观念淡化、政治热情降低甚至共产主义信仰危机。这一社会客观现实的根本性转变必将影响学生的主体意识观念,进而为高校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奠定时代基础。其次,现代科技的发展拓宽了预备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方式和活动形式。互联网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生事物已悄然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因互联网的全球性及信息的庞杂化,必然会犹如双刃剑,深刻影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如何妥善利用多种媒体资源,畅通信息渠道,构建全方位的高校预备党员教育管理体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之一。最后,经济全球化使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碰撞、交错、整合无处不在,具体表现在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实用化、自我化,在预备期内放松对自身要求,学习工作懈怠,忽视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强化,影响了入党的积极性。
        2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的现存问题
        2.1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部分工作目标比较模糊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校并未围绕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建立起有效的约束和评价机制。基于此,党务工作人员在实施相关教育行为时,往往只关注学生在课堂、会议或活动中的态度和反应,并未对其党员知识学习前后的实践行为、道德素养进行了解。这样一来,“培养学生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培育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思想上、政治上符合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优秀的高级专门人才”等学生党员培养目标将趋于模糊化甚至无效化,最终导致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长期流于形式,失去实践引导价值。
        2.2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的不平衡问题
        “重理论,轻实践”是高校教育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党员教育管理领域中,若高校党务工作人员只顾讲授大量理论内容,而忽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性,会导致学生变为“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无法将党政思想、国家政策代入到国际形势、社会事件、生活行为、时代主题的分析与判断当中。


        2.3缺乏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理想信念弱化
        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要求,高校应予以高度重视,当前由于政治理论学习过程中难点较多,不易理解,加上学习过程形式单一,枯燥乏味,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单纯的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浮于表面,学习热情不高,影响了党员教育管理的效果。入党后的大学生党员表现出学习意识不强、参与政治理论学习讨论热情不高等现象,表明部分大学生党员只是组织上入党了,没有做到思想上真正入党,思想信念弱化,缺乏政治敏感度。
        3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的可行性策略
        3.1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的规章制度
        首先,应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的学习培训制度。高校党务工作人员可以高校学科教育的课程管理制度为借鉴,将计学分的做法引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对学生参与党政知识学习、完成相关实践任务的态度和水平进行学分计量,即可了解到不同学生实际的知识学习情况。除此之外,高校党务工作人员还可建立灵活有效的教育反馈机制,在阶段性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结束后,通过谈心交流、问卷调查、邮件互动等形式,了解学生党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并引导学生展开党员角色下的自我剖析与自我反省。这样一来,不同阶段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将得到有效衔接,进而将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融入高校学生学校生活的全周期当中,实现学生党性修养的长期稳定发展。
        3.2积极丰富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的内容体系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务工作人员应加快转变自身的工作观念,积极将先进的党政知识、社会精神、时代理念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的内容体系当中。首先,应做好党员教育理论的普及教育。理论知识是实践行为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学生只有深刻学习并理解党员教育的相关理论,才能更加有意识、有热情地参与到党政教育的实践活动当中。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才能保证自身党政知识体系的根基牢固,帮助学生对我国当代方针政策的实施依据形成内化理解。另一方面,高校党务工作人员还应做到与时俱进,将新时代的新思想、新知识融入教育工作中,实现学生党政眼界的时代性拓展。其次,应实现党政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有机融合。为了避免“纸上谈兵”的负面教育效果产生,高校党务工作人员在推动基层党员建设、开展党员知识教育普及的过程中,进而找出科学合理的切入点,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行为融入生活领域当中。
        3.2加强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政治理论学习是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觉悟是一生的职责。高校党组织、学生党支部应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大学生党员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大学生党员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关心时事政治,增强政治敏感度等。在政治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例如让大学生党员参加寒暑假专题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从中受教育、长才干,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论坛、微信、微型课堂、网上党课、党课选修等大学生最热衷、最感兴趣的方式开展理论教育,增强大学生理论学习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高校积极开展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的优化创新,以顺应现代社会发展、推动高校党员建设。高校党务工作人员在教育工作中必须要做到理论教育与实践指导相结合、传统知识与现代资源相结合、知识培训与行为约束相结合,为高校学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党员教育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阚国平,刘建成.构建高效学生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J].党政干部学刊,2014(8).
        [2]张欣.基于“3I模式”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研究[J].智库时代,2018(36):106-107.
        [3]庞春阳,任鹏.论习近平的从严治党观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创新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4):14-16.
作者简介:
潘铭宇,男,广西桂林(1999.06)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陈奎 ,男,湖南常德(1997.1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鲍天楠,男,江苏沭阳(1999.0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