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活动实践中的礼仪教育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5期   作者:宋雨洋
[导读] 我国文明自古以来,便常被誉为“礼仪之邦”
        宋雨洋
        白山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我国文明自古以来,便常被誉为“礼仪之邦”,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礼仪教育日益被教师和家长所关注。幼儿时期正处于礼仪养成的关键时刻,教师应抓住幼儿的身心年龄特点,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礼仪行为。鉴于此,本文主要以幼儿教学为探究视角,研究如何在活动实践中开展礼仪教育,旨在为广大幼儿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幼儿;教学活动;礼仪教育

        在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中,经常发生幼儿哭闹、喧哗等事件,使得其父母及周围群众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或者在游乐场所经常出现幼儿抢夺玩具、游戏器材等[1]。由此可见,在幼儿时期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开展幼儿礼仪教育,已经成为了广大幼儿教师值得深思的首要教育问题。
一、逐渐丰富礼仪教育内容
        我国文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程洗礼,自古时起,我国便将礼仪作为文明的象征。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礼仪却一直在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由于现在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导致部分幼儿存在自私、易怒的现象。基于此,教师应加大对礼仪教育的重视,不断扩展礼仪教育内容,尽早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礼仪文明意识,引导幼儿改掉恶习,学会如何与他人融洽交往,懂得尊敬师长、爱护同学等。
        例如,教师在陪伴幼儿日常学习生活时,应时时刻刻引导幼儿养成为他人着想、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的良好意识,并引导幼儿建立珍惜粮食、用餐文明、仪容整洁等行为,教导幼儿遵守规章制度、收取他人良好意见等。幼儿教师在丰富礼仪教育内容的同时,也是为幼儿打下夯实礼仪根基的过程。
二、以身作则树立幼儿典范
        人的一生中,幼儿期具有极强的效仿特性,幼儿能够速度对他人的言行举止进行效仿。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学习的引导者,首先应做到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正确的礼仪行为典范,以此才能充分实现幼儿礼仪教育目的[2]。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也应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通过榜样力量,推动幼儿园礼仪教育持续性健康发展。
        例如,教师在实践礼仪教育活动时,无论是与幼儿互动,还是教学示范时,都应做到严格遵守礼仪行为,为幼儿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同时,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做到穿戴整洁、知礼仪讲文明,通过自身行为,为幼儿做出礼仪表率,激发幼儿主观能动性。
三、礼仪活动联系教育活动
        根据教育部针对幼儿园教育,颁布的相关指导文件中指出,幼儿园教学应以游戏为主。鉴于此,教师应将游戏教学活动与礼仪教育深度融合,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礼仪学习兴趣,使幼儿在游戏中内化礼仪教育内容,使其变成自己的能力。另外,将礼仪教育与游戏活动密切结合,可有效提升礼仪教育质量,强化礼仪认知。


        例如,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孔融让梨”的教育活动,或定期举办“分享会”,将幼儿按照身心特点分成分享小组,向幼儿分配不同的书籍、玩具等,并要求幼儿每隔一段时间,在争得他人同意的情况下,互相交换手中物品,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分享意识[3]。另外,教师在举办礼仪活动时,还需要求幼儿规范自身的言行,通过礼仪活动与教育活动的结合,提升幼儿的社交能力,养成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日常生活渗透礼仪教育
        教师应深度玩具生活中的礼仪教育资源,在生活层面向幼儿梳理正确的礼仪教育。孔子有句教育名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由此可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开展相应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作用。
        例如,幼儿园晨间活动中,经常会发生幼儿相互抢夺玩具的现象,此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先尝试自行解决,如若幼儿自己处理得当,教师要用表扬的话语肯定幼儿行为,如若幼儿自身处理不妥,教师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帮助幼儿进行调节,并加以礼仪教育,教导幼儿学会分享。其次,在每次开学初期,由于幼儿经过漫长的假期,难免会出现礼仪行为退步现象。此时,教师可组织家长会,引导家长培养幼儿园礼仪教育工作,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也应要求幼儿做到礼仪文明,并要求家长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帮助幼儿形成幼儿品质。另外,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吃午餐时,可要求平时自私、易怒的幼儿辅助教师摆放餐盘、分发食物等。最后,教师可充分利用幼儿每日午睡起床时间,引导自理能力强的幼儿,主动帮助自己能力薄弱的同学,或引导幼儿相互之间,合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在相互帮助后,应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没关系、不客气等。如此不仅引导幼儿掌握了礼貌用语,更能提高幼儿集体合作意识。
五、文明礼仪融合社会背景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逐渐加大了重视力度,使礼仪教育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教师在开展礼仪教育活动时,应向幼儿有机渗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幼儿初步认识社会主义理念[4]。另外,随着社会背景的不断转变下,教师还应深入探究现阶段发展形势下,幼儿形成的内在身心需要,甄别恰当、合适的礼仪教育内容,促使幼儿深刻理解所学的礼仪知识,并逐渐内化成自己的礼仪能力。
        例如,我国自古至今,一直以孝道为先,教师可向幼儿讲《七彩虹》故事,引导幼儿通过故事情节,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尊老、爱老的良好品质,并明确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事,应成为努力克服困难、敢于拼搏的优秀人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礼仪养成需要长期实践,并非一朝一夕便可速成,礼仪行为需要日积月累。对于幼儿来说,开展的礼仪教育,属于礼仪启蒙范畴,以此帮助幼儿建造扎实的礼仪行为根基。不同的幼儿都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在礼仪教育实践过程中,应深入分析不同幼儿的身心特点,特别关注自制水平薄弱的幼儿,利用科学、恰当的教育手段,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礼仪行为。笔者相信,经过广大幼儿教师的共同努力,定会帮助祖国花朵绽放绚烂的礼仪光彩,传承我国“礼仪之邦”的美德。
参考文献:
[1]张志静."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方法与策略."科教导刊 .(2019):146-147.Print.
[2]李芳, 邹香梅. 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发展[J]. 家教世界, 2018, 000(012):36,38.
[3]王文莉. 礼仪教育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及意义探讨[J]. 下一代, 2020, 000(004):P.1-1.
[4]车玲, 宋颖. 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8, 000(008):1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