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教育人之课程红色思政的思考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5期   作者:张志连
[导读] 礼教育人,是礼仪教育的一条基本途径。通过礼教育人
        张志连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内容摘要] 礼教育人,是礼仪教育的一条基本途径。通过礼教育人,能够让青年学生知礼仪、懂礼仪、有礼仪。本文将聚焦礼教育人之革命之礼,详细论述借助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红色资源,丰富礼教育人内容,创新礼教育人形式以及提升礼教育人效益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 礼教育人,课程红色思政,思考与实践  
        礼教育人,即礼仪教育,是培养知书达礼好青年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礼教育人,能够让学生知礼仪、懂礼仪、有礼仪。礼教育人的范围非常广泛,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礼教育人的内容划分为“交往之礼、就餐之礼、行走之礼、言谈之礼、集会之礼、学校之礼、家庭之礼、革命之礼”等。
        革命之礼,是我校的传统教育之一。像李超时、吕继英、惠浴宇、彦涵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是我校的革命校友。舍生忘我、心系国家安危,关心民族命运,兢兢业业、积极奋斗,是他们身上共有的红色精神。继承与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这些红色精神,是每一位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如此,与这些老一辈革命家相关的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红色资源,也是开展革命礼仪教育的“活教材”。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将这些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和红色资源融入到革命之礼教育之中。下面,笔者将重点围绕“革命之礼”,结合一些革命之礼教育的典型案例,谈一谈自己对礼教育人之课程红色思政的思考与实践。
        一、搜寻相关红色资源,丰富课程思政教育内容
        思政教育,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而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相对匮乏、欠缺,又是影响思政教育效益提升的关键因素。正因为如此,每一位教师要结合时下课程思政的大方向要求,广泛搜集与深入挖掘我校的红色资源以及拓展校外红色资源。以这些校外红色资源为内涵,教师就可以丰富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
        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广泛搜集、深入挖掘与细致梳理一些关于李超时、吕继英、惠浴宇、彦涵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先进事迹。不仅如此,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对这些先进事迹进行“深加工”。如,教师可以将这些先进事迹“深加工”为一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情节感人的故事,教师也可以将这些事迹“深加工”为一些画面清晰、视角全面、情节精彩的视频。故事也好,视频也罢,都可以成为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
        当然,在丰富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时,教师不仅要有一双“慧眼”,还要有一颗“慧心”。

通过一双“慧眼”,教师就可以更为全面地搜寻红色资源;借助一颗“慧心”,教师就可以更为系统地整理、更为有效的运用红色资源。
        二、学习革命英雄品质,培养青年学生崇高情怀
        培养青年学生的崇高情怀,是革命礼教育人的基本任务之一。在革命先辈身上熠熠生辉的优秀品质,正就是滋养青年学生崇高情怀的一眼甘泉。因此,教师要引领青年学生聚焦每一位革命英雄校友身上的熠熠生辉的优秀品质,并深入学习、传承、吸收、内化这些优秀品质。
        如,聚焦革命英雄校友李超时,青年学生就会感受到风华正茂、志在四方的李超时身上崇高的献身精神、英雄气概以及家国情怀。为了让学生对这些革命英雄的优秀品质感受更为真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微型辩论会,微型演讲比赛等。在微型辩论会中,在微型演讲比赛中,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具体的事迹,学生就可以至真至切地感受到革命英雄的优秀品质。不仅如此,学生还会逐渐将这种革命英雄的优秀品质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优秀品质。
        除了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与英雄优秀品质相关的微型辩论会、微型演讲比赛学习革命英雄的优秀品质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与英雄优秀品质相关的微视频,撰写与英雄优秀品质相关的微博等,引领青年学生学习革命英雄的优秀品质。
        三、弘扬革命英雄精神,打好青年学生精神底色
        青年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筑梦人。因此,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打好精神底色,至关重要。思政教育,是教师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打好精神底色的一条有效途径。而红色思政教育,在引领青年学生打好精神底色方面的作用更加显著。
        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革命之礼的育人作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大力弘扬革命英雄的宝贵精神,并以此为基石,助力青年学生打好精神底色。
        例如,围绕礼教育人之课程红色思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一些课本情景剧。以自编、自导、自演课本情景剧为契机,学生就可以深入挖掘革命英雄的优秀精神,就可以进一步感触革命英雄一心报国的满腔热忱。除了让青年学生通过表演课本情景剧弘扬革命英雄精神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让青年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弘扬革命英雄精神。
        实践证明,革命英雄的红色精神,既能够荡涤青年学生的心灵,也能够陶冶青年学生的情操,还能够打好青年学生的精神底色。
        总而言之,将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红色资源融入到礼教育人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礼教育人的内容,还能够引领广大青年学生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研习红色资源。如此以来,礼教育人的效益也就会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军辉.知行合一:让大学思政课堂走进红色文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课堂的一些思考[J].赤子,2019,(33):174.
2.陈旭.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思考[J].东西南北,2018(1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