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技师院校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5期   作者:1徐庆博 2赵蕾
[导读] 技师类院校语文教学工作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1徐庆博 2赵蕾
        1济南市技师学院   2济南槐荫中学 (山东济南)

        摘  要:技师类院校语文教学工作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随着国家新文科建设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在固本培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革故鼎新,融合社会多学科发展、培养合格技能人才路上有了广阔发展天地。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新文化  技师院校  
        
        
        
        Abstract: Chinese teaching in technician colleges has always been in the marginal posi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national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Chinese teaching has a broad development world on the road of consolidating the foundation and cultivating the yuan, carrying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establishing cultural confidence, reforming the old and bringing forth new ideas, integrating social multi-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ing qualified skilled talents.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new culture, technician college
        技师类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级工以上的现代化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课程设置上形成了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的两大分类。教学上,技师类院校注重以岗位(工种)为本位的学生技能培养,专业技能课在课程设置中就占据了主要地位,基础文化素养课,例如语文、德育等,就处于一个边缘地位,课程设置少、重视程度低、学生学习热忱不足。随着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加快新文科建设,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在此背景下,技师类院校中的语文教学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就日益彰显。
        一、技师类院校语文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技师类院校设置的语文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应用文写作,旨在使学生们掌握一定的应用文写作技巧和使用方法,作为他们毕业后在工作岗位、社会生活、社会交往和思想交流上的一种重要且实用的工具。由于应用文设置的实用性,往往过于注重实用主义,过分地商品化、功利化。在教学中显得枯燥一些,因此学生学习热情普遍不高。二是春季高考升学课程。技师类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初中,进入技师类院校后,相当比例的学生选择通过春季高考继续升学,但此部分学生中考时的成绩达不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语文基础薄弱,语文素养不高,也没有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并且在认知上形成一种对语文学习简单化、容易化的认识,有着不学也能及格的学科偏见,学习中更是懒散。


        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技师类院校语文教学思考
        (一)新文科建设的提出及发展
        2018年,教育部提出建设“新文科”,以此推进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育人体系。经过两年多发展,新文科从概念到体系、从理念到行动都发生了巨大转变,不少学校、科研机构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了不少可资借鉴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会议研究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举措,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广大专家学者一直认为:文科教育是培养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产生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形成国家民族文化自觉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新文科建设对于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加快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文科背景下的技师类院校语文教学思考
        1.语文教学应固本培元,充分发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作用。
        《新文科建设宣言》认为: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在根本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引领力。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获得某种职业或与之相应的职业知识。然而在获取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如果教育一味追求实用性、功利性。而淡化人文性、审美性,长此以往会导致中职学生人文价值体系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修养和人文精神内涵的丧失,这无疑会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一个具备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从根本上离不开人文素养的培育和熏陶,尤其在职业教育阶段,人文精神对青少年的人格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基础课程,语文还承载了文化的功能,传达出博大的人文情怀,传承着价值观念,人文性始终贯穿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思想性、社会性、人文性于一体。基于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仅仅关注遣词造句的知识传授是不行的,还要坚持人文知识的灌输与熏陶。用隐藏在语文课文背后的人文精神去影响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净化心灵、健全人格,这与新文科建设的目标也是一致的。所以,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技师类院校的语文教学大有可为,应该充分发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作用,固本培元、育人铸魂,真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价值观正确的有用人才。
        2.语文教学应革故鼎新,融合多学科,实现彼此发展的共赢。
        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奔腾而至,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需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新文科建设要求,一方面固本正源,另一方面又要精于求变,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主动适应并借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文科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语文教学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技师类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技师类院校的语文教学工作大有可为。应该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实现自我的革故鼎新。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技师类院校的语文教学应该紧扣国家软实力建设和文化繁荣发展新需求,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推动新兴学科与文科专业深入融合,实现文科与理工农医的深度交叉融合,打造文科“金专”。

参考文献:
[1]赵娜.新文科建设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探析[J]. 大学语文建设,2020.2(428).
[2]罗艳梅.肩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责任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改革[J].文教资料,2020 (9).
[3]陈映红.中职语文课程改革与中职生人文修养提升[J].现代企业文化,2020( 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