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5期   作者:高玲
[导读]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高玲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幼托中心
        摘要: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段时间好的习惯将影响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进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养成良好就餐习惯的重要性和状况分析
        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幼儿,都是生活在家长的呵护之下,有的时候幼儿是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但都被自己的父母抢着做,时间久了,幼儿自己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不管是生活上还是自己的一些小事情都需要让父母来帮忙,连吃饭都是喂着吃。这样一来和我们《纲要》中所说的要求离得越来越远,父母们过度的照顾孩子,包办孩子身边的一切事物,间接地抑制了孩子的独立性发展。
        二、幼儿养成良好就餐习惯的一些具体策略
        1、耐心引导。
        打消幼儿依赖的心理,班上常常有这样的幼儿,会吃但不愿自己动手吃,一定要等人喂。午餐时经常会有这样的镜头:一个小朋友,小手抱在胸前,手不拿勺也不扶碗,依赖心理和习惯性让他们在这里等着教师来喂。你喂他,嘴张得老大,一吃一大口,不喂就坐那里看。教师说一句,才吃一口,吃的时候也不扶着碗,吃一口就会把手拿开歇一歇,一句话:吃饭真累。对于这样的现象,家长和教师之间教育一定要保持一致性:坚决动嘴不动手。大人们可以多提醒幼儿,可以坐在旁边看着他,可以帮他把饭热一热,但是,坚决不能喂他。这很重要,家长在家里一定要做到这点。现在随着季节的变化,天气越来越冷了,饭菜也会凉的很快,如果都要等着教师去喂是万万不行的,也不利身体的健康成长。建议家长可以让幼儿先吃少点,再逐渐增加,直到吃完。


        2、持之以恒。
        帮助幼儿改掉挑食的不良习惯 挑食的现象在班上是比较普遍的,其实挑食是非常不好的习惯,不利于幼儿健康,请家长与教师共同配合,来改变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
        进餐前一定要让小朋友洗手,我们可将洗手的方法分解成相互联系的几个步骤:卷衣袖,把手打湿,擦肥皂,搓洗手指,手心,手背,冲冼干净,甩掉手上的水,用毛巾擦干。我们让孩子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学,为了让他们更感兴趣,还可以将这些动作编成好听的儿歌“哗哗流水清又清,小手洗洗讲卫生,卷起袖子再洗手,小手搓搓,白又白。”老师在多次反复练习中,孩子会慢慢地掌握了正确的洗手顺序及方法,养成了进餐前的好习惯。
        准备进餐时,可为幼儿播放轻音乐,使幼儿在优美轻松的音乐中安定,愉快地进餐。对进餐好的孩子给予赞许,激励幼儿积极用餐。针对挑食的孩子可以从开始盛少点,到以后慢慢增加,让他逐渐适应,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真棒,再多盛点吧!”……“今天你学会了吃青菜,真了不起”,在老师反复鼓励下,激发幼儿食欲,帮助孩子改掉挑食的小毛病。
        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可通过教育来培养的,当然幼儿的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相信我们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我想小朋友们都能养成良好进餐的好习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版
        [2]《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