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5期   作者:郝丽
[导读] 在当今的社会里,单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固然不容忽视
        郝丽
        辽宁省锦州市锦州中学  辽宁 锦州  121000
        在当今的社会里,单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固然不容忽视,但一滴水永远不能称其为河流,一棵树也构不成整片绿色的森林,一个人的能力再大,充其量也不过是“1”,而我们更需要的是“1+1〉2”的合作效果。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精神弘扬也把乐于合作、善于合作做为重要的基石。而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四个或两个祖辈,两个父辈和一个孩子在一起的家庭结构,使得孩子处于爱的包围之中,他们不懂得感恩,不会以一个平等的自然人的身份与班集体中的其它成员交往,个体意识比较强,沟通意识与协作技巧比较差,养成了自我为中心、自我封闭和不合群的孤僻性格。
        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是一人一机,容易让学生各自为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时常以自我为主,学生计算机能力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应注重沟通教育,注重合作教育,培养学生和谐的团队合作精神。
        (一)以学生认知为中心
        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认为,学习是以思维为中介的,为了更直接地影响学习进程,应减少一直以来对传递技术的过分关注,而更多地关心在完成不同任务中如何要求学习者思维的技术。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理想、最实用认知工具。在半年的整合实践中,我校全天开放图书馆和网络教室,设立专职教师指导学生使用计算网络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创造学习环境,使学生置身于网络环境之中,成为学生的主人。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知识构建的认知工具,将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交流工具、个别辅导工具、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信息加工与知识构建工具、协作工具、研发工具、情感激励工具等。?
  (二)培养能力和学习知识相结合
        学生学习的重要不再仅仅放在学生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造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
(三)以问题情景为教学过程
        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四)自主探究与网上协作相统一
        ?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

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又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尤其互联网)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法”是指将全班同学采取小组的编排方式,通过向班主任了解和自己的观察,掌握了学生的有关情况,将不同学业成绩、能力水平、个性特点的学生分配到一个小组中,共同研究和探索教师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教师通过观察和反馈的信息,即使给以指导,并注重组间评价的一种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法是以“问题-探索-解决”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精心地准备教材,确定需要合作的问题,如何进行交流与评价。为了让学生能有效地完成任务,教师在课前不仅需要设计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点,还要设计一至两个范例,通过范例引导学生。在交流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课前设计的评价表对学生如何评价、如何修改作品等问题起指导的作用。
        合作学习法的教学实施过程根据教材、教学时间、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安排,一般过程分四个环节全班教学、分组学习、交流反馈、学习评价。
        在全班教学中,我通常先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并介绍一些知识点和常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病毒这一章节时,我先提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机时会遇到的有关信息安全的相关问题,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产生兴趣,并简单介绍搜索引擎,提出这节课的任务:每个小组用搜索引擎查找病毒的历史、产生原因、特性等问题,下载整理网页,比较每个小组查找到的知识内容,讨论如何应对计算机病毒。
        新课程提出,学习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因此,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我设计每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先讨论确定需要做的工作,然后各自分工,在操作过程中,小组长负责协调,遇到困难在小组内寻求帮助,小组自己解决不了,再向其他小组成员或教师求援。
        交流反馈阶段,是指组间讨论问题,交流心得。通过交流、反思这一过程让学生充分了解:什么样的作品是合格的?为做成优秀作品,我们小组还需要做哪些努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小组荣誉感、学生的信息素养、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每个人的思想都得到了交流,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信息共享。划分小组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不同想法得到有益补充,从而节省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小集体意识”的极端想法,要鼓励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争论、借鉴、合作,既要重视小组又要突破组的束缚,最终形成全班范围内的合作学习。
        学习评价阶段,讨论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学会评价这对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学会评价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合格的作品,还让学生学会了表扬、欣赏他人的成果,并共同分享小组合格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意识,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各取所需,各得所需,也是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与人合作,学会与人合作,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无疑是铺设出了一条捷径。因此,教师应从各方面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