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意
湖北鄂州职业大学 湖北 鄂州 4363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推动和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也在发生着相对应的变化和调整,强调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学生养成的学习习惯、培养的学习兴趣、学到的科学知识都对学生后续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初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本文主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措施方面阐述,希望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
关键词:初中;内驱力;策略探究
学生快乐的主动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学生只有产生认识上的内在需求,才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学习的内驱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意义
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指的是学生学习的动机、意愿和需求,是渴望达成某种目标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情绪,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学生具备了强烈的学习内驱力才可以才会具备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供力量的源泉,在强烈的内驱力的驱动之下学生才有意志力和毅力克服学习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困难,勇攀险峰,体验学习的快乐,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1]。
二、激发学习内驱力的策略
(一)营造轻松愉悦课堂环境
首先,要想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就应该注重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融入课堂、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愿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究学习。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根据课堂上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创建特定的趣味性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每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等等吸引学生,增加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具体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中阶段的学生求知欲极强,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注重问题的难度、坡度和效度,有效地开展提问,在问题的驱使之下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例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授学生写景的文章时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设备将相关的景物播放出来,让学生非常直观地理解和感受各类景色的魅力,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文本,探寻文章内涵。
(二)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初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堂教授的知识内容进行探索和阐述,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之上再开展适当的竞赛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在教学时采用适当的竞赛可以增强学生自我满足的需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很好地被激发出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劲头和学习效果[2]。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方式效果可以更加突出,能够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对知识进行探索,提升组员关系的质量,提升学生个人的协作意识和能力,这样能够使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大部分学生通过团结交流都可以取得胜利。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基础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小组都应该包含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各两位,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差不大,这样采取小组竞争才更有效果,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会在小组内部探究学习、积极代表小组回答问题为自己的小组积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活力。
(三)教师注重鼓励表扬学生
期望效应表明如果学生不相信自己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即使他们具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也照样会失败或者受到心理暗示的作用不愿意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挫折,放弃努力[3]。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将会帮助学生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较强的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可以学的很好,不辜负教师的期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善于鼓励和表扬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始终相信学生具有无限的潜能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更有自信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更有激情和活力进行学习。
例如,班级的明明同学学习非常勤奋但是成绩却不太理想,自己的学习成绩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和增强,明明非常气馁。李老师发现了明明的情绪变化之后和明明进行深入交谈,一直鼓励明明继续坚持下去终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帮助明明探寻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方式,给予了明明一些参考建议。每次在课堂上李老师都会有意识地与明明进行互动,并且进行表扬,就是这样在李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之下明明成绩终于见到了一定的起色,逐渐达到了自己制定的目标。
三、结束语
初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创新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课堂那个教学,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燕芬.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策略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8):82.
[2]韩钰.新媒体环境下开放教育如何激发学习内驱力的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1):109-110.
[3]汪玉新,鞠瑞民,张蔚洁.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及激发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8(0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