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的影响 ——以关键人物及其理论成果为研究对象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5期   作者:李红霞 王钰涵
[导读] 芝加哥学派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重大繁荣,

        李红霞  王钰涵
        (郑州财经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4)
        摘  要:芝加哥学派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重大繁荣,使美国在有关社会问题的科学研究上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本文以芝加哥学派的关键人物及理论成果为研究对象,探究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的影响。
        关键词:芝加哥学派;经验功能学派;代表人物;传播研究
        依靠重工业和水路发展起来的芝加哥小镇,随大量移民的涌入成为美国第二大城市,这造就其在文化方面的多样性。然而移民人口的膨胀,造成犯罪、贫困等社会问题突显。特殊的社会背景,使芝加哥成为社会问题研究的最好“实验室”;洛克菲勒财团对芝加哥城市大学的慷慨解囊,为芝加哥学派的悄然诞生提供了物资基础。
        一、芝加哥学派的诞生及对传播研究的影响
        (一)芝加哥学派的诞生
        芝加哥学派主要是围绕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建立的。当时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斯莫尔将社会学看作是一种改良的科学,主张芝加哥社会学要成为多元的、一个自由的思想市场。由此导致的理论灵活性使芝加哥学派能够从原来与神学的紧密联系转到社会问题的方向。在斯莫尔的领导下,芝加哥学派以实证主义的科学精神和采用客观的定性研究方法,以芝加哥为都市社会调查的“田野”,开展都市生活、文化冲突、种族问题等各种丰富多彩的社会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芝加哥学派致力于芝加哥社会问题的研究。知识分子从欧洲向美国的大量迁移,为美国社会科学带来发展动力,欧洲理论家的思想被传入北美大陆,对美国社会学产生重大影响,为美国传播学研究指明了方向,使得美国传播学得到了经验主义意义上的研究。
        (二)芝加哥学派对传播研究的影响
        芝加哥学派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重大繁荣,从欧洲迁移而来的重要理论成为其发展的基础。罗杰斯指出德国社会学家西梅尔的理论起着思想登陆点的作用,西梅尔围绕着社会进化、城市社会生活、城市生态学等问题从事教学和写作,他的理论直接影响着芝加哥学派,反过来芝加哥学派对西梅尔的思想发挥着一种经验的实验室作用。芝加哥学派是进步的、改良的和实证的,它主张通过研究社会中的问题而使之得以改进,并引导渐进的社会变化。除此之外,芝加哥学派构筑了以媒体效果研究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为后来的效果研究打下了基础,传播效果研究成为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做的最多的研究领域。
        二、芝加哥学派的关键人物及理论成果
        (一)杜威和实证哲学
        杜威被称为是20世纪最广为人知的、最有影响的哲学家,是实证主义的倡导者。实证主义认为关于信念的意义的解释应该根据信念的实际效果或内容、根据先进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内容来形成。主张把所有的思想和判断作为待定的结论,然后用经验的方法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根据结果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测来判断其合理性,通过不断地实验和试错,总会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这种带有浓厚经验主义色彩的理论,摆脱了欧洲学者以内省思考为主的研究风格,转而用实际调查说话,用经验结果检验理论假设,奠定了美国大众传播的主要风格。③在杜威看来,传播是使人民成为社会的完美的、参与性成员的手段,他主张“社会不仅是由于传递、由于传播而得以存在,而且完全可以说是在传递、传播之中存在。”杜威做过帕克和库利的老师,库利又影响了米德,他们同属乐观主义者,主张通过更准确的理解社会问题来抨击社会问题,杜威关于美国民主制如何能够适应城市生活思考的问题被库利和米德推向前进。


(二)库利及主要概念
        库利是在《人性和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镜中我”的概念,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应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可以通过这面镜子来认识和把握自己。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的传播程度,传播越频繁、越活跃、越广泛,对自我的认识与把握也就越清晰越准确。他在《社会组织》中解释“首属团体”的概念,论证社会是由大众媒体连接在一起的,“首属团体”在构成一个人的社会性方面是面对面的、亲近的和重要的,诸如父母、兄弟姐妹等首属团体是最早进入人的一生的。
(三)米德和符号互动论
        米德所受实证主义者的影响中,来自杜威的影响最大。拉格曼1989年说 “将米德和杜威联系在一起的私人感情起到了进行大量交流思想之导管的作用。”杜威关于美国民主制的问题后来被米德和帕克推向前进。米德具有开创性精神,他通过开创符号互动论的理论观点而对社会科学做出卓越贡献。但是,米德本人并没有采用符号互动论的名称,他的学生布鲁默在离开芝加哥学派之后才以该名称,并成为符号互动论的主要提倡者和捍卫者。米德的理论观点对揭示人的本质和理解现实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帕克和芝加哥的鼎盛时期
        帕克被称为是大众传播的第一个理论家,也是最能代表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的学者,他开创了4个重要论题的学术研究:大众传播、种族关系、人类生态学和集体行为。帕克的传播思想深受西梅尔的社会互动传播思想、塔尔德的人际互动传播思想、杜威的实证主义思想、库利的媒介技术决定论思想的影响。受杜威的影响,帕克对传播作为一种整合社会力量的作用,对传播的手段(特别是报纸和电话)等问题产生兴趣,为多份报纸担任记者和编辑。他不主张用统计的方式研究社会现象,但他认为必须对社会进行经验性研究,研究者要像记者一样,深入现实,获得第一手资料。他相信经验的研究,不相信统计分析,认为在各种变量中寻求统计关系会使一个社会学家偏离对于个体之间关系的本性理解。
三、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影响
        芝加哥学派虽然衰落了,但社会学家所拥护的实证主义哲学在以后的传播学研究中被更多的加以运用。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是实证主义的拥护者与践行者,它具有杜威实用主义的明显特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从字面上看,经验—功能学派是根据多数人的生活经验、感受来探索传播现象的规律,并且根据这些经验以及某些先验的认识,确定传播的社会功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威尔伯·施拉姆将对丰富传播学的理论学说、构想传播学的体系框架、推动传播学的学科进展,做出显著贡献的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这四位社会科学的学者称为传播学的四大先驱。这四位传播学先驱在传播学的研究方面无不带有经验色彩,实证研究成为他们的基本研究方式,分析具体的社会现象,得出比较明确的结论,从而用于解决社会问题。他们在20世纪做出的众多经验性研究项目,理清了传播学实证研究的主要脉络,其中包括伊利县调查、广播项目研究、心理实验等方面的研究。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对传播现象的实证研究,就解决相关社会问题提供确凿数据与分析,对促进社会良好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结语
        芝加哥社会学牢牢地根植于资料,在芝加哥学派之后,美国社会学就以经验世界为基础。芝加哥学派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它对传播学研究的价值值得肯定,实证主义成为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主要研究方法,为大众传播学研究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正与传播学批判学派在时代浪潮中扬帆起航。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6期
        [2][美]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3]刘莹莹:《芝加哥学派对经验功能学派的影响》[J],《新闻与传播》,2012年第7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