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早期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反思与评价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5期   作者:胡阳
[导读] [ 作者:胡阳,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胡阳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 武汉,430223)
        摘要:教育实践活动是专业师资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早期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活动中反思与评价环节的有益经验,对我国早期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以期助力早期教育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早期教育;教育实践;反思;评价
        全美幼教协会制定的美国幼儿教师教育的核心专业标准中要求的,职前教师至少在0-3岁、3-5岁和5-8岁年龄段中观察和接触幼儿,至少在全美三种主要早期教育机构中的两类机构中参与教学实践,并要求所有的核心专业标准都需要在田野经历和临床实践中学习和进行评价,这突显了教育实践活动在美国早期教育专业师资培养中的重要性。根据专业标准的要求,美国早期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也会注重将教育实践活动融入到课程教学计划中,这种全学程教育实践活动的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一、美国早期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反思
        美国早期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除了强调全学程实践任务外,还特别重视在实践中的反思。他们对学生的定位是成为“反思型实践者”。虽然我国早期教育专业在实践活动中也会强调反思,但他们相对来说反思得更全面、深入、细致。
(一)反思之全面
        美国早期教育专业会将反思的要求全面渗透到每一个实践活动中,比如教育活动开展后的反思,实习手册中的反思日志、课堂汇报后的反思等等。目的是通过反思的中介作用,架构理论运用到实践,实践回归到理论的桥梁。
        (二)反思之深入
        美国早期教育专业的指导教师在要求学生对保教实践活动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还会进一步要求他们立足社会、文化、道德等多重因素进行批判性反思。比如反思多元文化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他们会让学生去思考活动设计中是否满足了到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的需要。
        (三)反思之细致
        美国早期教育专业的指导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反思,还会细致地指导他们如何进行反思。例如,实习指导教师会让学生反思本次实践活动与你之前想象中的有哪些不同?你对儿童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是如何满足不同儿童的需要的?活动设计时是否考虑到了儿童的年龄特点?如果再次下园实践你会做哪些改变?等等。通过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反思的内容和方向。
        二、美国早期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评价
        为全面掌握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情况,在美国早期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都会有评价环节。他们重视通过评价来引导反思,进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例如,在活动教案的设计中,学生就被要求设计教学活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方案,并在活动实施后,根据评价结果反思改进。在下园见习中,学生还会被要求运用《婴儿、学步儿学习环境评量表》、《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等一系列评定幼儿园质量的测量工具去评价幼儿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评价的同时,也能够依据这个评价标准指导今后的教育实践,检验其活动的实施效果,并通过反思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其中,针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活动,美国有一个可全国通用的师范生实习评价系统,即教师表现性评价系统(edTPA)。该系统从教学设计、指导和吸引幼儿学习和评估幼儿的学习这三个模块对学生实习表现进行评价,每个模块下都有具体的评价指标。同时,每一个模块要求实习生思考4个维度的问题:“我需要考虑什么”、“我需要做什么”、“我需要写什么”、“我的教学实践材料如何被评估”。实习生需要根据这些维度准备相应的评估材料。之后的评分是5级评分,每级评分下都有详细的评分标准。他们对实习生的评价,并不是一次性的总结评价。而是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在实习过程中,由高校指导教师与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根据标准评定,认定合格了,才有资格申请最后的终结性评价。

这个结果会影响他们的毕业及教师资格证的获取。这个教师表现性评价系统,评价内容全面、 评价标准具体、注重学生反思、 重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对我校教育实习的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三、对我国早期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启示
        参考美国早期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结合最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思想,笔者对我国早期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有如下思考。
        (一)实践中的反思方面
        一方面需要强化学生在实践中的反思意识。例如,在教育实习的目标中可以体现反思性实践的价值导向。实习前,指导老师对反思的内涵、重要性等进行解读。实习中,利用好实习手册的各项任务,将反思贯穿于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实习后,召开关于保教实习的反思主题班会。从而树立教育实习全程反思的意识。
        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反思能力。例如,在实习中,明确反思问题和内容,丰富反思任务的形式,制定反思能力的评价指标,引导他们在反思保教实践活动的同时,关注社会的、伦理的等方面广泛的问题,将使命、身份以及社会责任感等内容纳入反思过程当中。
        (二)实践中的评价方面
1.制定具体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各高校可以根据其早期教育专业毕业要求的指标点,制定具体明确的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以此检验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其中,要重视完善德育评价。《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学校的根本标准。通过建立有导向性的、具体的德育评价标准,能引导学生潜心教学、全心育人,时刻谨记教书育人的职责。教育实践活动的评价过程中还要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评价师范生教育实践。
2.建立教育实践档案
        早期教育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同时,还可以收集学生教学实践的一系列证明材料,协助他们建立自己的一份教育实践档案。指导教师通过对学生实践证据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达到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他们今后的专业发展指明方向。
        3.建立评价共同体
        采用多元主体参与评价的形式,建立评价共同体。在教师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中,构建包括高校指导教师、师范生同伴、师范生自身、实践基地园指导教师等多方参与的评价共同体,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全方位客观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构建评价共同体的意识,能在未来自身作为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做到评价幼儿、引导幼儿自我评价、相关者参与评价、教师自我反思等相结合的全面评价。
        4.重视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利用
        早期教育专业的指导教师应注重发挥评价的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例如,在实践活动的评价标准中渗透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已经评价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及教育活动。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评分后,将学生每个评价指标上的得分反馈给他们,并说明评分依据。这样他们就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自己的实践中的表现有更清晰的认识,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是实践中的不足,从而在今后能有针对性的改进提升。
        在借鉴国外早期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同时,我们应结合国情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做本土化的调整,构建具有学校特色、地域特色的早期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活动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政云, 刘向娟. 美国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实习表现性评价及其启示[J]. 教师教育学报, 2018, 5(4):95-101.
[2] 王双.美国学前教育质量评级与提升系统的元评价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7,44(09):86-103.
[3] 夏小英, 惠中. “以实践为取向”的美国学前教师教育课程——以阿拉巴马大学儿童早期教育专业为例[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7(8).
[4]张煜莹. 专业标准视域下中美学前教育实习指导手册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 作者:胡阳,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作者:胡阳,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