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5期   作者: 徐秀清
[导读] 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写作的要求,
        徐秀清
        河北省邯郸市冀南新区辛庄营乡学区大马庄中学  河北邯郸  056046
        摘要: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写作的要求,以及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作文将会越来越重要。而农村学校面临的问题是老师讲课多,指导作文少;学生读书少,动手能力差。要想提高写作能力教师指导与学生练笔是同等重要的。
        关键词:教师指导        学生练笔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尽管人们对写作进行了不断探索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这对过去作文教学确有指导意义,而新标准对写作有了人文素养的偏向,从此意义而言,新的要求使写作能力的培养站在了新的起点上,用新的课程理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无疑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写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更多种思维并用,是语文中听、说、读和思维能力的集中体现,需要一定的文学知识,要让学生的作文富有创造,写出新意来,关键在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拓宽学生思路,善于多角度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分别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和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对写作做了详细的描述。其中《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关于“写作”概述如下:写作要有真情实感;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注重写作过程,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进行缩写、扩写和改写;修改自己的作文,互相评改作文;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加强教师指导,提高学生能力
(一)多读--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
        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通过读书,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学到许多不曾学过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丰富了语言,这些都是作文中必不可少的准备。指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材料,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课文,每读一篇都要有收获,而且尽可能做到熟读成诵,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背诵,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们的脑海里,使课文中的词语句式,精彩段落,成为他们语言仓库中的积累。        学生如果能把书上的语言,书中的好词好句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变成自己的语言,使文章语句生动形象,这就是活学活用,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好方法。有一句古语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二)勤说--让学生敢说,达到知识的迁移。
         写作其实很简单,你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说是写的基础。在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的流畅性,也培养了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因此,要多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开始只要说简单的几句话,慢慢的发展说一段话、几段话。开始要求不要太高,只要把事情表达清楚即可,慢慢的让其注意用上学过的好词佳句,使说话的内容丰富些、具体些、生动些。如果达到了知识的迁移,能够把自己想说的话具体完整的表达出来,那么写作文也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了。而且他们在无拘无束的说的过程中,没有心理压力,能够自由发挥,这样还能多方面培养了能力。


        (三)勤写--养成多看、勤写日记的习惯。        
        要使有内容可写,就要引导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增加孩子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发现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事,发现生活中的美。督促学生时时刻刻做个有心人,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这就是取之不尽的作文材料。建议可以从写一段话练起,从小练笔入手,坚持、认真对待,将会在作文方面不断进步。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教师也要定时督查,以使学生养成习惯而不至于半途而废。
(四)勤鼓励--多给学生掌声。        
        很多教师在读学生的作文时都抱着成人的眼光,结果我们学生的作文可谓是一无是处。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要明白即使再差的一篇习作,都会有它耀眼的亮点。哪怕是一个优美的句子或一个生动的词语;再不然就是一个用对的标点符号,一个写得比以前更好的字。尤其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词汇量有限,习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词不达意、错别字多等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只要他们能努力地把作文写出来,而且非常乐意去写,就应该给予肯定。        当然,俗话说得好: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非一天两天的事,也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绝招和秘诀,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还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所以说适时和准确恰当的鼓励,可以使学生慢慢喜欢上写作。
(五)做示范--老师也要动动笔。
        作文课不是告诉学生题目,让学生自己发挥;也不仅仅是拿学生的文章做了范文,一读了之。老师要起到示范作用,所以一定要动动笔,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拿出你的习作和学生一起分享。这样的示范不必太多,一个学期有一两次,就足以调动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培养学生练笔习惯,提高写作水平
(一)出示范例,学习模仿。
        教材收录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都可以拿出来做范例进行学习模仿。另外,统编教材里的必读书和推荐的自主阅读书也可以成为仿写的蓝本。仿写要从一词、一句、一段开始,逐渐到整篇文章,再到摆脱束缚,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仿写可以看成是写作的起步阶段。
(二)修改作文,逐步完善。
        "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而修改又重在养成学生自改习作的习惯。《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养成"多写多改"的习惯。从学生写作文起,就应该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多方面培养学生自改的习惯。修改作文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教师评改、必不可少;先读后改,促进提高;相互评改,取长补短。
想要写出一篇好作文,改出一篇好作文,并且在考试中呈现出一篇好作文,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成尚荣        《构建生活的课堂》
〔3〕傅道春        《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
〔4〕叶圣陶        《写作漫谈》
〔5〕管建刚        《我的作文教学课例》
〔6〕《中小学课堂教学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7〕河北省名师张永军工作室成果辐射第六站——中考考场作文备考技巧与策略交流研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