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促思,提高课堂实效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5期   作者:徐春云
[导读] 堂提问,顾名思义,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
       徐春云
        象山县丹城中学
        课堂提问,顾名思义,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学情等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精彩的提问能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理智的挑战、由衷的感动,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诱发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因而英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得到提高,课堂教学取得真正的实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笔者谈些浅见。
        一. 新颖角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课堂提问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的一种常用的手段。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新颖,让学生觉得新鲜,才能刺激大脑皮层细胞,使大脑进入积极思维的学习状态,使学生“有问必答”, 且能答出精彩。
        Go For It 八上Unit 4 在学习了U3形容词的比较等级后,进一步学习它的最高等级。考虑到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形容词的比较等级,对于Who is the tallest in our class?此类的提问会反应平淡,或随便应付一下了事。于是,可根据教学目标,先设计问题You know many famous stars, such as Yao Ming and Zhu Ting, can you find any stars in our class?当学生面对这一问题时,产生认知冲突,我们有明星吗?大脑进入了搜索状态,目光在班上每一个同学身上巡视。Yeah,真有其人那。”Yes”班上齐声回答。我立即抛出: Can you give us some examples?下面截取他们回答的一部分。
        A: Po Yiru is the best English speaker.
        B: Lu Lin is the healthiest. He is never ill.
        C: Chen Shuo is our running star because he runs fastest.
        D: I’m the best at math. I can work out the math problems.( 哎, 有夸自己的,真humor!)
        E:I’m the strongest. My PE is the best.(身体好才是学习好的重要保障呢,其他同学拍手鼓励。)
        有效提问犹如催化剂,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帮助打开思维大门,学生个个争着发言、乐不思蜀,留恋忘返在生机盎然的绿色生态的英语课堂上。
         案例二:八上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在操练if 条件从句中,设置一些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使学生的语言生成内容更加丰富。我结合不久刚学的第七单元将来时态,向学生提问: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have lots of money?有一学生回答:If I have lots of money, I’ll make a robot. 我马上点赞他的创新思想,同时追问:What do you hope your will robot do for you?学生又答:He’ll help me with my study and solve some problems.我继续追问:If he helps you, what will you do then? 学生进一步回答: I’ll get much knowledge about space with the help of the robot.这时,学生的思维从横向向纵向发展,学生表达积极,马上有另一位学生说:If I have lots of money, I’ll make a robot. He ‘ll study with me and help with any problems. Then I’ll get much more about space. We ‘ll be more interested in our outside world. 生动而丰富的语言从单个句子跨越到语段,这是课堂预设不到的精彩。
二、分明梯度----激励学生的全体参与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在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差异和认知水平,根据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设计出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尽可能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创设问题情境,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分享成功的快乐。
        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已经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借助他人帮助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区域。“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必须以学生的现有水平为基础,但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设最近发展区”(顾明远、孟繁华,2002)。 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设计出一些具有梯度的问题,问题有易到难,循序渐进,并选择确定不同的对象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如当问题比较容易时,可以面向中下程度的学生进行提问; 而对较难的问题,则要面向中上程度的学生进行提问,做到“因材施教”, 使不同程度的同学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
        七下英语教材Section B的阅读文章篇幅足足长了一半,在初一阶段上好它对以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可奠定一定的基础。我在教学U2 Section B(2b) 内容时,根据教学实体的不同情况,设计如下有梯度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
!. ) Who is healthy? Who is unhealthy? Why?
2.)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habits?
3.)Can you give them some advice?
        这三个问题难度逐渐加大,面向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Q1人人能答,既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又能帮助他们理解短文的主旨大意。当中等生们答完Q2 后,明白了短文按照eating habits, exercise, sleeping 三方面来阐述Tony 和Mary的生活作息的。而Q3 是前两个问题的深化,教师深入挖掘文本内容,让学生辨析问题,在思考中提升思维能力。这些问题给予了学生选择的空间, 在给予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后提问不同学生回答,课堂才不会出现“冷场”,课堂教学才得以有效进行,学生得以学到新的语言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有效的开发。
        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梯度, 才能真正面向全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表现出积极的思维状态,都有大胆发言的机会,通过问题的成功解答品尝到获取新知识的乐趣,从而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 恰当深度---诱发学生的思维拓展
        宋代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教学过程是设疑、解惑的过程,最终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因此,设置问题的深度要恰当,使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水平处于“邻近发展区”,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是让学生伸手即可摘果,而是让他们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吃。
        英语听说教学离不开有效地问题引导,通过创设情景,以话题导入,帮助学生积极建构有关话题的知识;并以问题为引导,加强语言生成的挖掘,对话题进行拓展。八下U1Section B (1a-1d)学生通过书中的三幅图片马上能掌握其对应的解决方法。此时,教师可创设一些生活中常发生的情景和突发情况,如提问学生When your sister is ill, what should you do?则学生们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当一学生讲了一方法我及时予以肯定, 因为没有对错之别,目的是让学生跳出书本,回到生活中,继而明白该如何应对问题并解决,接着再追问:Can you think of any other better ways? 于是call my parents for help, go to boil some hot water 等又源源而来。这些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连贯地表现出等待、探索和行动。”因此, 课堂上问题的深度要恰当,这样的课堂活动就能顺利高校地进行,直接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入思维状态,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为此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教师要掌握课堂提问之艺术,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善于设疑、引趣、点拨;紧紧把握好课堂提问中的“度”,力求使每一个问题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这样我们学生的思维品质才能得到优化,我们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 国际教育新概念.  海南:海南出版社,2002
2、周蓉,“设问有方”才能“教之有效” 【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9,6
3、胡庆芳,探究有效的听说教学策略    【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