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群文促阅读,以导读促兴趣——以小学一年级阅读指导为例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5期   作者:谢冬梅
[导读] 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谢冬梅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小腮小学564499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思维发展,想象力的提升等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展新的要求,强调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得劲教育理念。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一年级阅读指导为例,对以群文促阅读,以导读促兴趣展开研究。
        关键词:群文阅读;导读;课外阅读
引言:
        阅读是学生学习与语文知识的要点部分,同时也是难点部分,多数家长在反应了阅读教育困难,学生的思维与理解能力更不上,往往造成了适得其反的情况。对此,教师应向家长传授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并将群文阅读的模式贯彻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乐读善读的习惯。由此可见,对以群文促阅读,以导读促兴趣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1上好导读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往往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质量、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读课方案时应当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设计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性与积极的性的教学环节,扭转学生对阅读枯燥乏味的固有认知,使学生能够将学习建立在快乐的基础上,踊跃的投入到群文阅读中,为以群文促阅读,以导读促兴趣的持续稳定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到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5文具的家》、《16一分钟》、《17动物王国开大会》、《18小猴子下山》,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讲解文章的作者与创作背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接下来的阅读做好铺垫。
2做好书目推荐和阅读交流工作
        在小学一年级实施群文阅读的首要步骤就是,选择合理的数目。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具有较大的规划权,往往以自己的主观思想为参考为学生选择阅读的书籍,以求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但学生的实际阅读效率与质量通常与教师的预期不符,究其根本在于,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位置,选择的数目较为深奥,致使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较为被动,不仅无法让学生享受阅读的过程,还会诱发学生的抵触心理,为学生今后的语文阅读学习带来较大的阻碍。因此,教师在选择数目时,应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好书目推荐工作,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获得独立思考的空间,对所选的数目抱有期待。另外,为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应当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积极的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时常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活动,使学生拥有充分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实现学生间思想的高度交流,让学生持续的对群文阅读抱有热忱,不断的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


        例如:在学习到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吃水不忘挖井人》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几篇毛主席的文章阅读。在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采取引导为主的方式,与学生一同对文章进行探讨,如:“你在阅读的过程中都获得了哪些启发?”、“你认为文章中描写的精妙之处是哪?”、“通过群文阅读你认为作者的文章具有哪些特色?”等,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性。
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带着问题和方法去阅读
        阅读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字、词、句子的理解能力,探究能力等都具有一定的要求,但由于小学生的理解与记忆的能力较差,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了帮助学生提炼重点知识的方法教学,虽然对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具有短暂的提升,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问题,首选,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极容易导致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探究解题的思路,而是向教师寻求帮助,不仅对学生的成长带领了危害,还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其次,学生仅仅是在教师的思路的基础上展开的探究,对文章的理解较为浅显,不利于学生记忆阅读知识,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的学习成绩波动较大,极具不可控性。
        例如:在学习到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21小壁虎借尾巴》时,教师可以对这一课的容进行合理的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对《海底两万里》、《伊索寓言》、《猛兽之王》等进行群文阅读。在课堂开始时,教师首先需要依据群文书目内容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如:“几篇文章都传达了哪些道理?”、“文章的中心主旨是什么?”、“文章中描写最为精彩的是那一部分?”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能够带着求知欲展开阅读,让学生的阅读过程更具目的性,进而使学生能够不断的积累阅读经验,逐步的掌握阅读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的阅读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以群文促阅读,以导读促兴趣”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贯彻落实,十分符合小学生现阶段的心理成长特点,是学生个体、语文阅读课堂、以及小学教育发展的新篇章,教师应对此起到高度的重视,展开多样化的阅读形式,使学生能够时常在阅读课堂中获得新鲜的体验,对阅读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颜廷安,孙铭霞.“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8(02):831.
[2]邓元军,胡翠英.群文阅读之我见[J].新课程(下).2019(01):75.


本文系课题:《群文阅读提升一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编号:2020029)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