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读的那些书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5期   作者:王康睿
[导读] “鼓起勇气奔跑,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王康睿
        慈溪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1.拥有一颗勇敢的心—读《奔跑的少年》有感
        “鼓起勇气奔跑,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奔跑的少年》中邂逅了一路历经荆棘,最终成为英雄的小男孩伊利亚。
        我喜欢他,仿佛他就是身边一个同龄的小玩伴。十一岁的伊利亚瘦瘦的,小小的,虽然他的父母曾是奴隶,但他幸运地脱离了枷锁,生而自由。跟我们任何一个男孩一样,急切地渴望自己快点长大,勇敢面对一切,却又紧紧受制于内心脆弱的缺点。一个突如其来的坏消息,改变了伊利亚命运的轨迹,他离开家乡,踏上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冒险旅程。
        我也佩服他,伊利亚的奔跑路上千沟万壑、困难重重,他几次想要退缩,但那些磨难,反倒激发了他的斗志,让他终于冲破了内心的恐惧。在“聚了又散的乌云总是往一块儿凑……它们终于遮住了月亮”的时候,他说会永远记住那个他和勒罗伊先生一起走回家的没有月亮的夜晚。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过:勇敢是处于逆境时的光芒。伊利亚的内心大概就有这种光芒的存在,他最终冲破了内心的恐惧,艰难却成功地长大了,是一个真正心灵自由的人了——他拥有了一颗勇敢的心。
        我的生活也太需要这种光芒了!一年级的时候我连走上讲台发言的勇气都没有;上学期的运动会上200M 比赛没取得好成绩,都没敢跟爸爸妈妈说起;遇上比较难解答的作业题就会停下来、跳过去,有时连跟它“争斗”的毅力都缺失……书上告诉我最终伊利亚帮助勒罗伊先生去捉那个偷走他梦想的贼了,是不是也有谁偷走了我内心的那份坚定,要自己追回来呢?
        我们都需要伊利亚带来的那种无畏的勇气,去面对学习上的成与败,生活中的是与非,感谢伊利亚,让我收获了一颗勇敢的心,它比眼睛还要明亮!

2.目光所及 皆是明亮星空—读《佐贺的超级阿嬷》有感                   
        在《佐贺的超级阿嬷》中,我邂逅了一位自带力量的超级阿嬷,她始终挂着微笑向前看,总有神奇的办法让不堪的生活洋溢着微笑,也总能将温暖穿透书页,照进现实……
二战后,昭广的爸爸不幸因原子弹造成的辐射去世,妈妈无力抚养昭广,便把他送到了佐贺的阿嬷家中。物质匮乏的战后岁月里,外婆的生活捉襟见肘,但她内心深处却藏着最甘甜的价值观,它犹如久旱之时的夜间凝露,虽不足以饱腹,不足以解渴,却可以转化出一股“超级”力量,支撑着阿嬷在困顿中始终保持着向上的希望,教会昭广在看似漆黑且没有出路的生活中用宽容的心怀来面对生活,传递勇气与信念。
        阿嬷的价值观究竟是什么呢?我想首先是“会玩”!阿嬷曾说:穷有两种,一种是穷得消沉,另一种是穷得开朗。在我看来,阿嬷真是穷得既华丽又有点子。一个磁铁被飒飒的阿嬷系在身后,变成了呼风唤雨的“将军”,引来一堆“跟屁虫”似的废铁,这样就可以换钱了;一根木棒被阿嬷挡在家门前的小河里,成了 “守门员”,无论是上游市场里尾部开叉的萝卜,畸形的小黄瓜,还是外表难看、卖不出去的蔬果,统统来者不拒,下游就成了阿嬷免费的“超级市场”。阿嬷是一位“超级”玩家,生存技能在她指尖欢蹦乱跳,自带节奏,她是能把车尔尼299的练习曲弹奏出肖邦的“革命练习曲”那般高度的超级阿嬷!
        阿嬷不仅会玩,还喜欢“赖皮”。当昭广把成绩单拿给阿嬷,不好意思地告诉她都是一分或两分时,阿嬷一笑而过,“不要紧,不要紧,这些加起来就有5分了。

”“啊,成绩也可以加起来吗?”阿嬷断然回答“人生就是总和力!”这是多么有亲和力的“总合力”啊!阿嬷就是这样一个人,即便遇到最坏的事,也肯定会以她独特的思维扭转乾坤,理直气壮地“赖皮”。她是生活这场游戏的玩家,可她从不遵守生活制定的规则,所以总能创造新的规则,让自己成为赢家。
        “赖皮”不管用的时候怎么办呢?阿嬷还有一样秘密武器!“晚上别提伤心事,难过的事留到白天再说,也就不算什么了”,清晨有初阳、鸟啼、清风,新的一天,万物都在兢兢业业地展现最动人的姿态,为什么要被悲伤困在原地呢?她拥有足够的勇气去对抗生活的捉弄,努力尝试将生活“玩”起来,做自己的赢家。这就是她的秘密武器:生活中悄然易逝的都是一抹抹美好。超级阿嬷的目光所及之处,不是窘境之中的生活,皆是明亮的星空!
        昭广抬起眼眸望向阿嬷时,看到的不是贫穷、成绩不理想的自己,而是阿嬷眼里的星光。阿嬷朴素乐观的“超级”智慧里充满了能量与温度,她是坚强的、不服输的、自信并乐观的,就像所有小说人物一样,完美得不真实,但阿嬷撩来的星光,依旧如此真真灼灼。作者岛田洋七用“明治年间出生,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失去很多东西,却依旧乐观生活的阿嬷”的故事来鼓励20世纪90年代处于“失去的十年”中的日本人们。他将力量写进了文字,一股现实中上进的力量跃然纸上。超级阿嬷如同星光一般穿透沉重的黑幕,照亮当时的人们,也照亮多年后的我,告诉我们要成为生活的“玩”家,要做自己的赢家,要发现美好,要充满希望。
        “超级阿嬷”还会照亮更多人,像光一样,沿着一条永远没有尽头的直线,照亮充满希望的未来……
                                                  
3.童年·童心·北平城—品林海音先生的《童年和童心》
        “上海是张爱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题记
        《城南旧事》让我初识了林海音先生,也认识了先生儿时的那个北平城,方正的四合院、斑驳的城墙、青灰的砖瓦、掉漆的大门,还有叫卖声迭起的胡同和透着陆离光影的葡萄藤,这些意蕴悠长的北平元素在我脑海里闪现,勾勒出清晰的老北京模样。
        暑假里又捧了先生的《童年和童心》在手里,温暖淳朴的言语再次在我心里掀起一阵感动。还是在北平,那个小小的女孩,一串历久弥新的童年记事,一段真切的成长经历……最让我爱不释手的该是字里行间从未褪去的“童心”,“她”忐忑不安地在文华阁剪发,事后生怕被爸爸骂;“嗯嘚嘚嘚”骑着毛驴儿乱喊一阵逛白云观、上西山;在课间去走天桥当运动,好像走钢索一样!先生的童年乐趣里自然有我不太熟悉的“毛茸茸的小鸡”,也有我们这群孩子从来没有穿过的“可以直立的棉裤筒”,还有我和小伙伴们没有玩过的大槐树上的虫子——“吊死鬼儿”……如果你也在书中感受过先生的童年,一定会和我一样记住“英子”,齐刘海下面那双澄澈的眸子仿佛滤镜似的给古老的北平城抹上了一层纯柔而又温暖到心坎里的色彩。
        先生笔端的景、事、情,一个个,一串串,细细流淌着她对童年、对北平的深深怀念,始终昏黄的调调小雅质朴,弥散着有如风景画般的写意童心,真挚而隽永。
        最终,小小的女孩从和煦冬阳下的北平胡同里走出来,长大了,依然系念北平,怀揣一颗童心。                    
指导教师:陆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