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立定
陆丰市东海镇六驿学校 广东 汕尾 516500
摘要:纵观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要求物理教学要和生活进行结合,而物理本身就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学生能力提升,物理教学必须要和生活结合。而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探究我基础的学科,为了更好地实现实验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也要相应的加强生活化实验器材的开发和应用,本文就此课题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实验器材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所以教师不单单需要在课堂上传授相关教学知识点,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更需要注重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但是就目前实验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实验器材无法满足当前教学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要提高物理器材的利用率,开发新的教学资源,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而物理实验器材其实和生活资源是可以相互整合、补充的,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生活资源来创新器材,从而满足物理实验的教学需求。本文就初中物理生活化器材的开发进行探究,找到应用生活化物理实验器材的方式和途径,全面的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
一、开发生活化物理实验器材的作用
(一)生活化物理实验器材更加亲切
学生本身就是生活在省会环境中的,他们每天都会和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打交道,所以对于他们周围生活的物品也是相对比较熟悉的,那么如果可以把和他们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生活物品搬到课堂中,则会消除学生学习上面的陌生感,给学生一种亲切的体验,这样可以帮助消除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畏惧心理,使得学生可以唤起一种探究物理知识的欲望。而且这样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物理知识的探索,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具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新课标改革下也强调了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该注重和生活的联系,物理本身就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的,同时学习到的知识又要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所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积极开发生活化的实验器材是目前物理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
(二)生活化物理实验器材成本低
生活化的实验器材成本多是相对较低的。而且相比于一些比较昂贵的专业性的实验器材,学生对于生活化的实验器材往往更感兴趣,更愿意去进行操作。生活化的实验器材在开发成本上面相对较低,所以可以解决一些欠发达地区或边远农村的学校教学经费困难的问题,虽然这些器材的成本较低,但是却也能够展现出它们独特的智慧,也更能给学生以熟悉的感觉更好的完成物理实验探究过程,发挥出它们的功能,所以也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青睐。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实验器材的开发应用
(一)利用生活化物品深入实验探究
新课改对于物理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物理课堂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基础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物理技能,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力和创新力还有物理综合素养。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创设物理实验情境,往往可以调动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从而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5]比如在学习沪粤版初中物理大气压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喷泉的视频,然后解释喷泉形成和要学习的大气压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先理解这部分的物理知识,但是这样的教学往往让学生停留在了理论的理解上面,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身边的物品完成一个人工喷泉的制作。这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生活化的材料,比如用矿泉水瓶、胶塞、圆珠笔的笔芯(或小吸管)、橡胶管等等,然后让学生分组完成人工喷泉设计。
(图1)
学生通过实验尝试看到了人工喷泉的景象,通过自己的实验兴趣一下子得到了调动,教师通过这一次的实验课不仅仅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这一部分的物理知识,还有效的通过学生自己完成实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力。又比如在学习关于力和运动相关的知识时,运动和力的关系是力学的核心内容,为理清运动与力的因果关系,在教学中,可将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人研究的大致历程和成果呈现给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先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让学生经历类似“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实验探究,再探究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怎样运动,最后探究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怎样运动。[4]由于器材的限制和实验过程的一些影响因素,很难做到把实验的探究目标具体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一些物品鼓励学生完成探究性实验。比如教师为学生准备篮球,然后让两名学生夹着篮球走动,在走动中不可以用手拿球,两人需要用胸部或者背部夹球,不可以让篮球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