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立强
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651700
摘要:非营利组织从很早以前就在各个西方国家奠定了基础并不断成长。到了20世纪中后期,民间非营利组织在各个领域内都展现出强有力的积极效应,让大家越来越重视。在那之后,更是化身为了职能机构产生着积极效益。基于,本文主要分析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识别码:A
引言
在社会组织建设中,非营利组织作为其中的构成部分,完善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建设至关重要,故此,在非营利组织的建设中,要健全与会计核算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健全其内部控制,加强对会计核算程序的监督,保障会计核算的质量,同时通过加强对会计核算人员的培训和创新会计核算的模式等不断提高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效率,从而提升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水平,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全面发展。
1非营利组织
在我国的民间组织中,非营利组织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所谓的非营利组织就是在运营的过程中不以盈利为目的,其资财的供应人员不图回报,而其组织剩余的资财也不存在明确的所有者权益。这种组织就叫做非营利组织,从中可以看出非营利组织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为社会服务,而不是为了组织单位谋利益。因此非营利组织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首先,非营利组织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其次,非营利组织在运作的过程中其运营主要是为了社会大众。再次,非营利组织在运行的过程中承担资源的受托经济责任,同时非营利组织在运作中更加重视预算的治理[1]。
2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
2.1部分会计人员素质偏低
某些非营利组织的规模小,从事这类行业的人也不多,会计工作人员就会更缺乏,同时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相关的知识培训跟不上也,有一些会计人员身上会担任着好几个职位,不能将全部身心投入到会计工作中去,有一些会计人员,对于岗前的教育和继续教育并没有有效地进行,从而导致会计人员法律意识不强,业务能力不够精湛,也缺乏了一些非常必要的职业道德,大大的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同时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效率。
2.2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控制和管理缺失
非营利组织的经营管理者拥有控制权,但是对于企业的全部资产并不是全部都有的,经营管理的好坏和管理者的利益无直接的关联,大部分管理者的责任意识是比较弱的,甚至有的管理者利用对资产的控制权来谋取一己私利,这些也造成了组织的内部控制缺失,因此,如果经营管理者对会计管理知识缺乏,组织人员就可能会钻法律的空子,做有损组织的事情,对会计人员的监管就会有所松懈,甚至会造成内部管理的失效问题。
2.3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
非营利组织注册使用的资金是比较小的,大部分是公益性的项目,在经营的风险上面并不是很大,除了很特别的关系到医疗教育等单位可能对财务管理有较高的要求之外,其他的非营利组织在业务的管理方面风险不大,但是正是由于风险比较低,才使得非营利组织的监督力度是下降的,外界对于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缺乏非常有效的监督,有一些非营利组织并没有将财务信息公开化,没有做好捐赠收入,每一笔的花销的会计报表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的监督。
3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3.1创新会计模式
创新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模式,解决会计模式的僵化问题也是其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在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中,其会计模式的创新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这时要借鉴国外会计核算模式中的先进做法,构建两级准则体系和三个准则群的会计模式,在进行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中要将整个组织的会计核算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这样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从而保障各个层次会计核算符合相应的要求,此外在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中可以建立基本准则、通用业务准则以及特殊行业和特殊行业准则三种会计准则体系,在进行会计的核算中要根据不同会计核算内容选择不同的准则体系,从而保障会计核算的效果和质量[2]。
3.2灵活运用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在进行非营利组织财务报表分析时需要根据不同的主体来选择不同分析方法,目前,非营利组织财务分析的常用方法有:(1)比较分析方法。主要是将非营利组织中实际执行数和标准之进行对比分析,目的是为了说明财务信息的数量关系和数量差异,为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同时,这种比较可以将预算执行与预算相比、本期与上期相比、本期与去年同期相比等。而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组织看到实际执行情况与既定标准的差距,并能够结合其他分析方法来找到这种差距发生的原因,所以比较分析法一般不单独使用。(2)趋势分析方法。能够显示出非营利组织经营发展变化及原因、性质等,帮助组织分析可用财力及预测未来发展情况。而用于趋势分析法的数据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百分比数据。(3)因素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几个相关因素对非营利组织内某一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找出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从而帮助组织更加清晰地了解自身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这种方法的进行需要借助于差异分析法。(4)比率分析法。通过对财务比率的分析来了解到组织内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好处在于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从而为非营利组织的决策环节提供准确的依据。
3.3加强对会计核算人员的培训
在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中,要定期对核算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通过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在会计核算中,核算人员要随时学习和掌握国家关于非营利组织和会计核算方面的政策,这样才能根据国家的最新政策对非营利组织的资产进行管理,保障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此外在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中,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通过激励机制对优秀员工进行奖励,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通过考核机制对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进行综合性评价,根据其评价对核算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短板培训,从而全面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据此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会计核算人员的培训。
3.4加强政府与组织的执法与监督力度
在非营利组织的执法力度方面政府应当强化,关于非营利组织的权利保护,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和制定相关法律章程,有了相对完整的法律法规作为参考依据,还必须有非常给力的监督。政府与组织要进一步提高自身执法的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于民间自发形成的非营利组织应该投入更多关注,因为没有合理有效的政策引导,更会出现会计管理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加大外部监视的程度,要引入社会审计到非营利组织内部中去,确保在监督方面强有力的作用[3]。
结束语
非营利组织中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分析效率和质量都有所降低。因此,需要非营利组织加强对财务报表分析工作重视程度,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与监督制度,加大审核力度,以保证分析结果真实有效。目前,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工作受到人员、体系、思想等因素影响,分析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目标。
(本文指导老师:雷琪)
参考文献:
[1]蒋国发.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构建[J].中外企业家,2013(24)
[2]张红.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5)
[3]孙坚坚.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模式及其选择[J].商业会计,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