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5期   作者:葛文婧 王爱萍
[导读] 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葛文婧 王爱萍
        (潍坊市坊子区坊子工业发展区实验学校幼儿园  261203)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从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开始,从老师用人格的魅力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开始。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抓好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呢?
        通过这些年在教学中的实践与积累,我觉得应该从这几方面做起:
一、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在幼儿园里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就是老 师,对于老师的言谈举止观察最细,而且是不加以选择的去模仿,老师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会听到幼儿说:“我们老师说了不能这样、我们老师就是那样说的”等等,这就对老师的言行举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有的老师会要求幼儿上课时要坐好,小脚并拢、腰挺直等等,但在上课时自己却是两腿分开、驼着背很随意的站着讲课;再比如要求幼儿搬椅子换地方的时候要把椅子搬起来,不能拖着椅子离开原地,而老师自己却是一手抓起椅子,甩向原地。以上两种情况就是老师在发号施令,自己却没有很好的以身作则,这样老师提出的要求是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的。在任何时候,老师都不能掉以轻心,时刻做好幼儿的表率。
二、循循善诱,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 在提出每一点要求的时候,事先都经过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理。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开始的时候,我只要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比如,上课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好,不防碍别人等。接着,提出关于社会行为的要求,比如,待人要有礼貌,看到老师阿姨要问好,接受人家的礼物或者得到人家的帮助要道谢等。
??? 从幼儿的能力来看,即使完成一些简单的要求,也要做出巨大的努力。如果教师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他们接受不了,那么这样的要求就会落空。当幼儿做不到教师的有些要求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并且对教师的话产生怀疑,不信任教师了。


        当我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比如,要求幼儿对人要有礼貌时,我就这样告诉幼儿:早上入园的时候要向老师、小朋友问声好;回家的时候要说声“再见”;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要专心,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要求幼儿讲卫生时,我就这样告诉幼儿:我们要做个讲卫生的孩子,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要求幼儿午睡时脱下的衣服裤子叠好放在固定的地方……这样要求具体明确,幼儿才好照着去做。
三、多表扬多鼓励多肯定,坚持正面教育。
陈鹤琴指出:“用心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心理学上指出: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大脑皮层建立一个兴奋灶,使学习持续最佳状态。幼儿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好的行为习惯继续持续。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表扬与鼓励常常是到达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我发现当小朋友把玩具弄得满地都是时,大声斥责是起不了多大效果的,而这时你轻轻地说一声:“我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最棒,能把地上玩具捡干净。”然后再表扬几个正在拣玩具的小朋友真能干。那么,地上的玩具会在顷刻间被拣的干干净净了。当你注意到某些幼儿上课坐姿不端正时,你说一句,看某某小朋友坐的姿势真漂亮!幼儿就刷刷都坐好了。
当然多表扬并不代表不批评不惩罚。如我经常看到幼儿下楼时把楼梯扶手做滑梯的行为,这是十分危险的。于是下楼游戏前我提出谁下楼再划扶手,就要失去游戏机会。为了避免惩罚,孩子们多数能够遵守规则,个别自控潜力差的孩子因违反规则受到了相应惩罚,体验到了后果,也能游戏。在家庭中也是一样,如果孩子在逛商场时喜欢乱要东西,如果达不到愿望就当众撒泼,那就就应在出门前讲好最需要买的一件或两件东西多了就不再买,如果不讲理撒泼将受到惩罚,下次不带去逛街了。
四、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小受到的家庭熏陶作用已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父母在生活中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表率。如喜欢读书、对他人有礼貌、不乱扔垃圾、不折花草……这样对于善于模仿的孩子来说必然受益匪浅。
        只有家园配合,幼儿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教师要经常通过各种方法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生活常规及行为习惯的要求和教育方法,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家长与教师密切配合,积极支持,取得教育的一致性。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就像盖高楼大厦一样,如果地基打不好,高楼是盖不好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获得重得要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