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星星
山西省汾阳市杏花初中 山西,汾阳 032205
中文摘要:好的声音来自好的状态。“自然”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要想拥有悦耳动听的声音,必须有正确的歌唱状态,它是一切基础与核心的所在。在三年的学习当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方面的重要性。下面,我将从歌唱的意识、咬字吐字、呼吸状态、模仿状态等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
关键词:歌唱意识; 咬字吐字状态; 呼吸状态; 模仿状态
前言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艺术本质最深刻的阐述。真正的艺术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修
养我们的性情。它散发的是自然与高雅的美,就像一块被加工的美玉,散发的是能工巧匠对
自然美倾入的灵魂与智慧后闪烁的另一种美,是从“自然”到“雕琢”再到“自然”的过程
但这一切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拥有正确的审美意识,我们才能去体会它的美。
1、歌唱意识状态的辩证统一
这是能否走向正确歌唱道路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我自己而言,如果我能早一点领
略歌唱中辩证的原理,会少走很多的弯路。好多老师最大的优点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歌唱本来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我们学习后就把它变的复杂化了,许多同学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这就是没有处理好它的辩证原理,老师说你气息不好,你就会把注意力转到气息上,等下节课去了位置又不好了,就是意识和状态没有统一。我们要把气息和声音巧妙的结合起来,通过不停的调整,找到最好的情绪状态。
2、自然的咬字和吐字
咬字是口腔的一个习惯,我们要以平和的状态去练习,含糊不清的咬字和发声并不是美声的特点,而是我们对美声的认识误区,因为它的共鸣腔体多、声音浑厚以致产生了听觉上的错觉。歌曲的歌词同音乐一样影响着歌曲的风格,有一句话叫“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特点,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风格,而语言与民族和地域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音乐是语言基础上的发展,所以咬字和发音对演唱风格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紧张也可以改变正常、自然的演唱状态,特别表现在高音上,一个高音过来就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唱什么了,这种情况在学习者中普遍存在,可见稳定的咬字状态可以起到稳定情绪、稳定演唱状态的作用。
3、呼吸状态的和谐与调整
3.1横膈肌的作用及锻炼方法
31.1横膈肌的作用
呼吸训练中最重要的一个课程就是让横膈膜如何放松,横膈膜一旦处于紧张状态整个身体就会紧张,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关于歌唱学的研究,最终确定歌唱时横膈膜对呼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呼吸停止,横膈膜的运动也随着停止,在身体中只有两个位置能对呼吸产生阻碍作用;一个是横膈膜(绝对阻碍),另一个是”喉门”(间接阻碍),在歌唱中如果协调不当就会阻碍气息的流动,横膈膜所起的作用正说明了横膈膜肌的重要性,横膈膜肌肉群的有效控制是促进声音高低强弱富有韧性和伸缩性的重要因素。
3.1.2横膈肌的锻炼方法
横膈肌的弹发这是在传统膈肌锻炼方法“狗喘气“基础上改进后的练习,膈肌弹发与"狗踹气“的不同在于;一是变开口为闭口,这样可以减轻气流对喉部的摩擦;二是变无声为有声,呼气的同时弹发“hei”音。
膈肌弹发的具体练法是;第一步深吸气后发出一个扎实的“hei”音,要求喉部、下巴松弛,似没有一样不必用力,舌根在发“hei”时,头前送弹动感,而胸前会有明显的向上弹动感,在弹发“hei”时,必须注意膈肌的弹动与发音要协调、同步开始时气与声可能会超前,先出气后出声;也可能会落后,出声了气尚末弹出;还可能气弹出却未用在发声上,气弹了而声音仍用嗓子喊出来—这都是初综者必然的现象,不要着急,慢慢的一声一声的找。
3.2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的优点及练习方法要领
胸腹联合式呼吸法不仅用于歌唱也用于戏曲,是因为它的科学性。这种呼吸法有弹性,能控制,伸缩性强,气息存储量大和声带配合的巧妙不但音量可大可小,可高可低,而且声音的连贯性和弹跳性都有充分发挥的余地。这对声乐的表现力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声乐中歌曲抒情要求柔和缠绵连贯,所以需要有很强的气息控制,也只有这种呼吸方法才能使声音连贯、气息通畅活泼跳跃,可见它是声乐歌唱中最佳的呼吸法了
坐姿重心在臀下当中椅子的前部,需满臀坐,腰直、胸含、肩松,完全自然的像叹气一样,将体内的气全部吐出去,然后从容自然的吸气。其次,以慢吸慢呼的方式,在以上基础上,以坐姿体会稍有控制的吸气和呼气,将体内余气全部吐出来之后,吸气时有意识的强调“吸到底,两肋张开,腹壁打开”的感觉,进行慢吸慢呼,在吸气的过程中着重体会两肋后部、腹肌渐向“丹田”集中、腹壁从松弛状渐渐绷紧,“站定”的感觉。当吸气到比日常自然吸气稍多的五、六成满时,调整吸气肌、呼气肌的控制感觉,屏气一瞬间立即慢慢的呼气。随着呼吸控制能力及膈肌与腹肌配合能力的增强,吸气量可加大到八、九成满,只需注意呼气时仍不要有明显的“扼喉感”。呼吸的状态总而言之要自然通畅。
4、正视高音,而不是盲目追求高音
混合基音是解决声乐高音的基石混合基音只有得到足够空间的共鸣才会产生完美的声音。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极限高音,在学习过程中就应该有恰当的自我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氛围,让自己对高音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打消恐高心理,并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来提高音域。高音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中、低音共同成为声音的一个整体,可见,高、中、低音只有融会贯通才是通畅、优美的声音。我们只有在科学声乐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明显的音型和科学的发声方法,充分理解声乐理念的意义,才能更快的完成自己理想的高音,低声。利用混合基音完成理想的高音是歌唱艺术积累的果实,它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学习高音。在学习中合理运用自我激励的方法,有助于克服心理障碍,自己培养良好的理解能力,对学习很有好处。
5、声乐学习中的模仿
每位学习歌唱的人都会记得在刚进入声乐课堂时听老师讲歌唱的呼吸:慢吸气就像“闻花”,慢呼气就像“叹气”,还有要微笑,下巴要放松,就像“掉了”一样等等。这就是让你模仿,其实声乐的学习就是从最简单的模仿开始的。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求学生模仿,当我们唱的不理想的时候,老师就要范唱,并要求跟着他来唱。学生唱出来的声音、腔调的韵味,咬字吐字的方法都得和老师一模一样才行,所以不同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就各不相同,这也许是形成不同流派的原因。所以声乐的学习离不开模仿。
但是,专家告诫我们:声乐学习的初级阶段模仿是可以的,我们模仿的是教师的歌唱状态和歌唱方法而不是音色:在学习过程中要研究自己,逐渐认识自己,找到和把握好自己的特点,要用自己的嗓子歌唱,不要把自己的嗓子变成别人的嗓子。
结语
总之气为声之本,声为情服务。说了这么多声乐概括起来也就是“气、声、情”这三个字。每个人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积累经验,不断琢磨、体会,会获得的一种美学的感觉。它所体现的并不仅仅是你对音乐的感觉,还有对你文化修养的透视,所以综合素质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歌手和歌唱家之间最本质的区别一是丰富的演唱经验,二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不同风格的歌曲只是自己在这个原则基础之上的灵活运用罢了。万变不离本,只要将根基坐稳了,你就能自如演绎了。我今天谈到的问题就是要大家正视正确的演唱状态对于歌唱的重要性。歌唱学习这条道路,需要我们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同时要善于总结和思考,这样才能不断的进步,最终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晋纬、李晋瑗编著.《沈湘卢乐教学艺术》.华乐出版社.2003年2月
【2】沈恰‘音腔论’《中央音乐学报》.2002年4月
【3】潘乃宪著.《声乐实用指导》.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年12月
【4】李泽厚著.《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