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优化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5期   作者:王琛
[导读]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和教育改革的要求促使了高中音乐学科教学手段的多元化选择,

        王琛
        山东省淄博第十七中学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和教育改革的要求促使了高中音乐学科教学手段的多元化选择,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的发展和创新对于高中音乐学科的教学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中生的学习需求,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需要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来更好的优化高中音乐学科的教学工作。本文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于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出发,分析探索了信息化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高中  音乐   
        引言:高中阶段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高中音乐学科的教学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信息化技术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更新与增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推进,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教学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利用信息化技术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音乐的历史背景,充分地掌握音乐背后的多元文化,深刻地体会音乐的博大精深。
        一、信息化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高中阶段的音乐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文化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结合信息化技术教学,可以使音乐教学知识更加全面化,从而有效地拓展了音乐学科的教学范围并提高了音乐学科的整体教学效率。当前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其自身丰富多样化的网络资源在高中音乐学科的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高中音乐教育领域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音乐学科教学中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了解音乐基础知识的同时,高效地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掌握了音乐的技巧,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另外,对于高中生来说音乐教材中的知识有些枯燥,通过信息化技术教师可以将音频与画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呈现出一个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音乐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有效简化音乐的难点知识
        高中音乐学科的教学内容包含着一部分较为抽象的艺术知识,对于这部分难点知识,学生仅仅依靠教师的口述讲课很难进行理解和吸收,而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地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帮助学生简化难点知识,还可以将教材中抽象的音乐知识转变为直观形象的知识点,从而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和吸收,进而进一步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信息化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优化措施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合理创设教学情境,降低了音乐课堂的教学困难,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促使学生顺利地进入到音乐学习的情境中并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中,以此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体验到更加生动形象和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进而有效地提高了音乐学科的教学质量。以花城版高中音乐教材中《多彩的华夏之音——民歌篇》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各个地域的民歌,如河北民歌《回娘家》、西北民歌《桃花红杏花白》、西南民歌《槐花几时开》、江苏民歌《紫竹调》、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东北民歌《包楞调》等诸多经典作品,以此来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沉浸于音乐的海洋中。教师还可以同时播放一些具有各个民族意境的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到视觉和听觉上的共同触动,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各个地方民歌的魅力所在,从而有效地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
        (二)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对于高中音乐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教师需要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和信息化技术手段来进行突破,从而有效地简化了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以便强化音乐学科的教学效果。以花城版高中音乐教材中《生命之歌——猎人的送葬行列》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教学模式,积极发挥微课的教学优势,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内容、风格和特点,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悟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同时,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设计时,还可以利用音乐语言分析音乐作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并进一步提升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
        (三)利用互联网丰富教学资源
        音乐学科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声音和旋律,教学中用悦耳的声音和美妙的旋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中阶段的音乐教材包含了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爵士音乐、摇滚音乐、现代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等多种类型,并且有独唱、重唱、轮唱、对唱、齐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以往传统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感染力或是表现力上,都无法充分展现出音乐的全部魅力,教师只有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并结合互联网进行辅助教学,才能有效地突破传统音乐课堂的教学限制,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音乐学科的整体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古典与浪漫的追忆》一课时,教师完全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限制,利用互联网搜集一些相同类型的优秀音乐作品,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自主搜索相关的音乐内容,从而帮助学生获取更丰富的音乐知识。[3]
        三、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技术在高中音乐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对于提高音乐学科的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丰富了教学资源,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提高了高中音乐学科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志远,沈崇生等.试论高中音乐课堂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29):172.
        [2]李晶.“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钢琴集体课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9(02).
        [3]王彩花.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29):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