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荣林
云南文山富宁县木央中学 云南 文山 663414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与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而体育教学作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承担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的作用愈发重要,注重体育教学的多样化发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锻炼。本文就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开展的方法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 多样化 锻炼
引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学校不仅需要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还需要学生拥有强健的身体素质,引导学生生理与心理健康成长,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过于单一,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想要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运动,教师需要丰富初中体育教学的形式,用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一、教学融入游戏,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往往习惯于直接教导学生运动技能,监督学生进行练习,在整个课堂中,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节奏去进行学习与运动,这样的课堂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想要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好动与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学生厌烦教师过多的讲解与重复的练习,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尝试将游戏融入到教学中,借助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使得学生能够带着兴趣参与运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1]例如,在进行篮球的控球运球的教学时,课堂上,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篮球运球与行进运球的动作要领,让学生自由练习一段时间,熟悉动作,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在游戏中,只有一名学生手中没有篮球,是警察,手中有篮球的学生是小偷,警察需要截停小偷手中的篮球,而小偷则是需要行进运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练习,迅速提升学生的运动水平;在进行田径教学时,为了转变田径教学单调枯燥的形象,让学生能够带着兴趣学习田径赛跑,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加入接力跑游戏比赛环节,让游戏与比赛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为体育教学赋予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不断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最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二、小组合作学习,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教学,教师需要意识到,传统的教学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占据着主体,学生只能跟随教师教学的节奏进行学习与锻炼,影响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最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2]例如,在学习排球的垫球时,教师在课堂上首先为学生讲解垫球的动作要领,在学生熟悉动作的基础上,教师将学生进行初步的分组,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合作与练习,明确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把控学习进度,展开团队合作,探索垫球的技巧,加深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足球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足球竞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进行友谊赛,安排学生进行两堂课的训练,充分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小组进行自主训练,在第三堂课进行足球友谊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运动中学会合作,能够主动进行合作,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三、结合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直观学习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在教导学生动作时需要教师自己亲身为学生展示,如果学生数量较多,部分距离教师较远的学生就看不清楚教师动作的细节,同时,教师自身的示范也难以将所有的动作要领展示给学生,影响学生对体育动作的学习,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教师能够用信息技术对动作进行慢动作展示,对关键动作进行拆解,能够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体育动作,让体育教学更具有感染力,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例如,在学习投掷实心球时,投掷的动作分解是教学的难点,若是没有掌握动作要领,学生就很难做到完全发力,投掷实心球的成绩也会受到影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进行动作的讲解,先从整体上观察投掷实心球的动作,让学生观察一遍流畅的动作,随后借助多媒体进行慢动作回放,将动作进行拆解,从持球到预备姿势,再到发力的方法,对发力的部位进行标记,让整个运动过程变得更加直观清晰,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投掷实心球的技巧,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几个在投掷实心球时错误的用力方法,如投掷实心球时腕指不用力、投掷实心球时出手角度过小、投掷实心球时腰腹收缩与两臂用力不协调等,指导学生在练习时避免这些情况,直观有效地引导学生避开训练的误区,使得学生能够高效进行练习与训练,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最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四、结语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作为教师,应当积极探优化体育教学的方式,丰富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期待感,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积极主动地参与锻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崔海江.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9(36)
[2]施腾.浅谈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J].亚太教育.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