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的常见类型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5期   作者:聂秋莲
[导读] 教学反思的写作,一般来说,没有固定的要求

        聂秋莲
        深圳市宝安区新桥小学   深圳市宝安区   518125
        教学反思的写作,一般来说,没有固定的要求,教师可以简要列点,三言两语;也可以概括叙述,提及难点;还可以在想法成熟时进行专题分析,写出分量的文章来。文体上可以是应用文式的总结,也可以是散文式的感想或者是戏剧式的“精彩回放”。
        写教学后记的常用形式有如下几个方面:
        1.经验总结型
        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们每位教师肯定都有自己的得心应手的满意课或满意的教学片断,用“沙里淘金”的态度去寻找这个“亮点”,每每此时,易总结,往往有感而发,深入分析,并用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知识信息去补充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样自我归纳总结,再回归教学实践加以验证,如此自培自陶,经验上升,有序进行,总会形成独特风格,就能写成富有创意的教学反思。
        2.失误反思型
        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在有限的时空里,不可能将每节课都上的尽善尽美。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偶然性很大,难免出现疏漏和失误。教完一节课,将知识遗漏、重点欠缺、难点难解、程序混乱等原因找出如实地记录下来,指出它的后果和影响,吸取教训,想出解决的办法。于三言两语之中,使自己下次变得聪明起来,使教学日趋成熟和完善。
        总之,我想这节课突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但由于驾驭课堂的能力还不强,显得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教师各环节的衔接语言、如当学生不配合时,教师有些慌张、启发引导还不够到位、教师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如毛笔字书写及绘画还不够好等等。
        “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把课堂的细节做好,研究好课文特点,很好启发诱导学生,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调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3.问题探讨型(也称为“探索性反思”)
        把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和需要探讨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并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及独到的见解写出来,用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跟教学最优化方案进行比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自己的教学和实施方案。
        去年11月份在武汉进行的湖北省语文优质课比赛,因为是全省作文优质课比赛,本次赛课内容为─“记事作文”“写人作文”。当时要求一定要研究目前作文教学的问题,努力避免“开讲座”“开中药铺”的作文指导宿弊,选择内容可从能力或方法技能方面入手,课型不限。听了整整两天半的课,我很是感概。
        听课反思:不论是讲“记事”还是“写人”的作文,老师们都力求在一堂课内使学生在“某个点”有切切实实的收获。从学生作文现状出发,有针对性的确定教学内容,做到选点恰当集中,指导深入有序。“记事”作文,从事说起,很好树立了作文理念,利用生活和作文的关系,唤起温暖的记忆、体现了生活细节的感动,都能从生活中汲取源泉,也充分调动范例这个源泉,很好利用课文素材、学生习作等很生活化,易操作,构建了很好的写作平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写人”类作文切入点也找的很好,讲课者眼光也很敏锐,教学流程也很清晰,教学设计很精美,真实具体可操作。但是课后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叙事作文究竟处理什么,孰因孰果?用真理、真情去感悟生活,还是丢了生活去夸大形式化,更多地为讲作文技法而讲作文?这样能写出具有生活气息的作文吗?上作文课结果成了阅读课,大家都大讲而特讲作文技法,什么悬念法、抑扬法、虚实法等等,仅仅把作文当成技术活,还是伪技术而技术,我们的作文路还能走多远?最后用李宗盛歌词里一句话:喋喋不休,时不我予的哀愁,还未如愿见着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丢。


        4.片段旁注型
        在编制和实施教案过程中,一定有闪耀着运用新教学理念的精彩片断。如巧妙地过渡,生动而有趣的实验,一字一词式的独特领悟,师生默契的配合以及各种遗憾之处等,如果在一节课教师突然想到个好的教学方法或出现一道习题的巧解,学生提出一个预想不到的问题或一个好的解题方法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些智慧的闪光点往往“突如其来、突然而走、不由自主”不及时捕捉稍纵即逝,再也想不起来,随时写下感悟的话语,旁注在教案的边缘,留下永恒的记忆。四中贺老师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破题和讲详略,引领学生细读文章都很不错。抓住:不必说—也不必说——但是周围短短泥墙根一带,这个复句研读入手很容易细赏文章。
        5.案例点评型(略提)
        平时把优秀教师一些经验及示范课例的收获记录下来,写成教学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从而以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并运用到教学中,又如,在资料上看到的教案、个案,也应该及时记录下来,并在讲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引入、穿插。实际上“教学案例”“教学课例”“教育叙事”都来源于教学反思。
        反思示例:一个教师四年级《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后,一位同学提出:“老师,课题中的‘借’用的不恰当,我认为应该用‘骗’。因为借按一般理解该是在征得别人的同意的情况下,拿别人东西再归还。可课文中诸葛亮借的箭并没有经过曹操的同意,也没有归还。”说得真好,教师精心准备的教案用不上了,我灵机一动何不来个辩论赛,分正方反方,正方说出“借箭”的理由,反方说出“骗箭”的理由。学生共分两组进行辩论赛,双方讨论激烈,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又极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生跃跃欲试,整节课学生都处在积极的自主学习中,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里闪耀。?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6.阶段回顾型(也可以称为“小节型反思”)
        教学无法,贵在得法。各门课程的知识是按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规律安排的。因此,这就要求教者凭借课本,在一个知识点、一个章节、一个单元教完后,静下心来,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学重点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所用不同教法作比较、作优选让成败得失流淌于笔端,以利于自己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更为下一次编写、实施教案提供借鉴,定格警醒,增添信心,实行有意义的教学创新,何乐而不为。
        例如:12年开始搞什么“361高效课堂”,你可以写个“361高效课堂”教学反思,可以把你在建设高效课堂中的做法、成果、问题和思考总结一下,就是很不错的反思材料。13年初中在搞什么编写导学案,你也可以很好阶段性反思,对导学案的编写和改进都有帮助。16年开始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样的提法,你有哪些反思,都可以写成反思,这样才能不断提高。
        7.结论感悟型
        教学中的灵感迸发是必将伴随着心灵的震撼,伴随着新的发现、新的结论定会水到渠成,灿然而出。此时抒发自我陶醉的情感,追求诗意的踪迹,体味其中的意蕴,其乐融融,溢于言表,真切香甜。如“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教学活水来自生活”、“课改根须喙实践”等就是充满韵味的教学结论式的感悟。持之以恒便成体系,略加归类,定会活脱出一篇篇令人羡慕不已的大作来。
        例如在孝感听课,讲课老师丰富精彩的教学语言,回来后写下了《用好教学语言,打造魅力课堂》这样的反思。
        正如朱熹所说:“夫子教人零零星星,说来说去,合来合去,合成一个大事物。”,俗语道:“成事中成人”力抓反思,使我们能在教研中成长,在互助中发展。最后用一句话作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作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