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菲
河南省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前所为有的改变,在我国高中教育领域中,网络信息化的引入对教育事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中阶段是学生们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们最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的关键阶段,对学生们的今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此,高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们的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们正确的应对方式,积极排解学生们的抑郁情绪,实现学生们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针对自我效能感与高中生应对方式和抑郁情绪的影响进行研究,强化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从而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指明方向,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高中生;应对方式;抑郁情绪
引言: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他们适应社会的重要阶段,在高中阶段,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家庭以及家庭因素都会给学生们带来极大的压力,同时学生们心智也尚未成熟,会对许多事做出强烈的反应,也不能正确的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加重学生们的心理负担,从而引发心理问题,如果不能正确的引导,会对学生们的行为、学习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不利于学生们的健康发展。据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数据表明,抑郁情绪是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不但影响着学生们的个体情绪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影响学生们的学习、行为、人际交往和生理发展。抑郁情绪在我国12-17岁青少年身上的发生概率高达18%-36%,并且不良的抑郁体验还会加重青少年成年后的抑郁情绪。
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个体应对能力体现,能够良好的对抗压力缓解,是一整正确面对负面情绪的应对方式,经过大量数据的研究表明,高中生的应对方式是促进身心健康与应急刺激的重要敢于方式,不同的也应对方式能够使学生们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由此可以看出,应对方式也能够良好的应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1.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概念
自我效能感首次提出是在十九世纪中期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主要是个体通过对环境和外界活动的适应产生的自我信念,从而可以决定人们对行为的自我选择,也能够提高个体的坚持性,影响个体的思维反应能力与情感模式,是一种影响行为的重要表现。
自我效能感作为高中生自我行为的自信表现,直接关系着他们面临压力时能否做好正确的处理、应对以及情感发展。应对方式主要是在学生们面对外界因素影响或者压力情境时,才能够采取的有效方法与对策。一般情况下,自我效能感较低的高中生当遇到较大的困难与挑战时,常常用逃避和退缩的方式来应对,或者被动的应对这种环境,而对于自我效能感比较高的学生来说,能够采取正确的方式面对困难境遇,并可以调整好心态,积极的处理好突发情况。现阶段的高中生正处于心理健康成长的特殊时期,不但承载着高考的巨大压力,同时也伴随着许多成长的烦恼,如果不能提高自我效能感,在面对消极情绪时,无法正确的采取应对方式,从而引发高中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积极提高学生们的自我效能感,才可以实现学生们良好的应对方式,从而解决学生们的抑郁情绪,促进高中生健康的发展。
2.实验研究
2.1选取研究对象
以某高中420名高中生为研究案例,首先开展问卷调查,共计收回386分问卷,其中男生数据人数197,女生人数189。按年段来分,高一年级141名学生,高二年级118名学生,高三年级127名学生,年龄段在15-19岁之间,总体平均年龄为16.92岁。
2.2实验方法
一般自我效能表:共编制10个项目,采取1-4级评分制度,主要评定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标准如下:完全正确(4分);多数正确(3分);有点正确(2分);完全不正确(1分)。根据总分计算,得分越高的学生表示自我效能感越高。
问卷形式:编制标准应对方式问卷,通过62个项目的设计,包含了学生们解决问题、幻想、退缩、求助、自责以及合理化等几个选择,并按照两极分化进行计分。
抑郁自评表:开设20个抑郁自评项目,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症状频度进行合理评定,同样开设1-4个评分等级:绝大部分时间(4分);较多时间(3分);少量时间(2分);没有时间(1分),总评分越高表示学生的抑郁水平越高。
2.3结果
对于不同性别的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以及抑郁情绪的差异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女高中生(t=2.550,p<0.05);而女生的自我效能感求助因子得分高于男生(t=-3.316,p<0.05),应对方式和抑郁情绪在性别差异数据中心并无统计学意义。
对于高中三个年级段的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以及抑郁情绪的差异数据进行分析,年级差异的数据表明高三年纪的学生应对因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高于其他两个年级段的学生(F=3.173,p<0.05)。结合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高三学生在面对问题适合能够采取更合理的应对方式。
对于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以及抑郁情之间的关联性而言,自我效能感和应对问题的能力呈正相关,而易于情绪则呈现负相关,因此,高中生具备较好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实现积极的应对方式,而自我效能感较差的学生们应对方式也比较消极。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情绪之间存在着负相关,高中生具备较好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抵御抑郁情绪,而自我效能感较差的学生们容易出现抑郁情绪。
3.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数据可以看出,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男生的自我效能感要明显高于女生,并且女生更愿意采用求助的方式来应对困难,男女生的抑郁情绪没有明显差别。以此,男生具有良好的自信心和进取型,能够独立和勇敢的面对书屋,在遇到压力性事件时,可以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运用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来解决问题,能够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困难,提高自身的成就感,所以,高中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比较高。而对于女生来说,她们通常具备一定的依赖感,敏感且脆弱,富于幻想,当遇到困难时往往选择逃避与退缩,容易失去自信心,因此自我效能感比较低。当遇到困境时,女生愿意选择求助的应对方式。同时受到我国传统观念的影戏,女生在遇到困难时,更愿意寄希望与男生来应对,而男生如果更多的采用求助应对方式,就很可能会被无所,所以,自我效能感较低的男生一般会选择退避与合理化的应对方式,避免自尊心受到损害。此外,经过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比较高的学生们低于抑郁情绪的能力比较强,很难受到抑郁障碍的影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不断发展,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压力因素下,培养高中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改变学生们良好的应对方式,从而正确的解决问题,抵御抑郁情绪的产生,从而实现健康的发展。为此,本文研究了高中不同年级段、不同性别之间存在的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以及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学生们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 孔祥军, 杨昭宁, 李惠萍.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防御方式及其关系研究 [ J ]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 14( 1) : 111-112
[ 2] 张作记. 行为医学量表手册[ M]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11, 2( 10) :187-188
[ 3] 舒良. 自评抑郁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 [ J]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 增刊) : 194-195
[4]张雪娇,吴天明,高晶.高中生成就动机与社会比较倾向、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2):32-33.
[5]陈欣婷,王崇蔚,耿叶欣,王阳,徐芳芳.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的关系调查[J].中国校医,2019,33(11):8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