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岩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音乐教育的特点,从视唱练耳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高职视唱练耳教学,以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视唱练耳;教学;音乐
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育领域中最为基础性的学科,在各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中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视唱练耳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与音乐技能的掌握。所以,视唱练耳教学的问题一直被大家所关注。但是,关于高职院校视唱练耳教学的理论成果并不多,本文就针对高职视唱练耳的教学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关于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职业性、应用性、普及性的音乐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随着当今社会的多元化进程与音乐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高职视唱练耳的教学又必然存在着一些特殊性,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高职视唱练耳教学的目标不同于高师教学或专业本科教学等其他音乐教学的目标,它既要基础性、全面性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与修养,又要能促进音乐技法的掌握,并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造能力,使学生成为一名具有良好素质的音乐专业技能人才。
二、关于教学内容
(一)应注重与专业学科的综合。如今,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各大学科逐渐出现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形成了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音乐学科也是如此:对于视唱练耳,尤其是高职视唱练耳,应更加注重与专业学科的综合。也就是说,应在视唱练耳课上,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声乐曲、钢琴曲等等实际作品进行视唱、听音、分析,给学生以直接的音乐感受。由于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音乐理论与所学专业技能相结合,一方面能使学生更易理解、吸收理论知识,一方面也会给专业技法以直接的理论帮助。专业课中所涉及的大部分音乐符号,可以通过这种视唱练耳课的训练快速而准确地获取。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读谱的准确度、读谱的速度以及对音乐作品把握的准确度。(二)应注重与音乐欣赏课的融合。由于高职学生音乐理论水平相对薄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够强烈,生硬地训练与灌输理论知识更容易形成枯燥感,不利于吸收。那么,在视唱练耳课上融入一定的音乐欣赏内容,将很好地改善视唱练耳课程的结构、发展视唱练耳课程的基础作用与支撑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会因此得到很好的改善。具体来说,首先,音乐欣赏课中丰富的音乐语汇,有很多是音乐中的精品,是经典的音乐元素与音乐语言。如把这些经典的片段融入到高职视唱练耳教学中去,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消除视唱练耳课的枯燥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其次,在视唱练耳课中加入实际的音乐作品欣赏内容,使得所学的音乐理论得到实践性的感知与体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从实际的音乐作品中来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能更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涵和寓意。
(三)教材编写应体现高职特色。如今的高职视唱练耳教学大多还是采用本科专业院校的教材或对其进行简单的压缩后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
至今,还未有一整套全面、系统的高职视唱练耳教材,未能很好地体现高职特色。这样,势必会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造成直接的不良影响。所以,高职视唱练耳教材的编写势在必行。在编写教材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练耳部分的创编上,应体现职业性特点
由于高职学生专业知识起点不高,单一的训练容易产生枯燥的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所以,为了让高职学生既能掌握好该部分内容,又能学得轻松、有兴趣,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写上,应加入具有艺术性的知识和实际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体会、感受中学习。并且,要考虑与其他技能专业相融合,使学生在视唱练耳课中既能学到包括音准控制、和声进行、调式调性及音乐风格在内的演唱演奏知识,又能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学习与分析,加深并巩固对音程、和弦、节奏、旋律、调式等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在视唱曲的选择与创编上,应体现职业性特点
视唱即音乐作品的读谱与分析,目的是在读谱的过程中,建立音高感、节奏感、音色感、调式感、多声思维感等多种音乐听觉,从而形成良好的音乐思维能力和音乐表现力以及良好的音乐审美情趣。对于高职院校视场曲内容的安排,应由浅入深,涉及面广泛。在音乐作品的选择上,应注意古典音乐作品与现代音乐作品相结合、中国民族音乐作品与国外各民族音乐作品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视唱教学模式。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对音乐知识有更加全面的掌握,使学生的音乐感知和鉴赏能力都得以很好地提高。
三、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
由于高职视唱练耳课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所以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比较高。具体来说:
(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视唱练耳所包含的内容是音乐学习中最为基本、重要的部分。只有教师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把这些内容准确地教授给学生。
(二)过硬的理论教学水平。教师丰富的教学水平与能力可以使看似枯燥的理论知识很轻松地传递给学生。所以教师应该积极探求教学的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握好教学规律,提高理论教学水平。
(三)较强的音乐综合能力。由于高职视唱练耳教学更加注重与相关理论学科及专业技法学科的结合,这就要求高职视唱练耳教师更应具有全面、综合的音乐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良好的音乐审美与创造能力。高职音乐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而首先只有教师具备了丰富的、良好的审美能力,才能引导学生去感受美、鉴别美、创造美,使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得以提升。另外,教师良好的创造能力能使教学过程丰富多彩,能够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音乐知识,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奥斯特洛夫斯基.《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法》[M].音乐出版社,1957
作者简介:江岩(1983-)女,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作曲技术理论。
基金项目:重大线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下的视唱练耳创新教学模式(2020zdxsjg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