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
山东省乳山市第一中学 264500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多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由于之前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碎片化、快餐化、刷题化”的倾向,致使高中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审美能力逐渐下降。新课程改革将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摆到重要位置,而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整本书阅读是系统化的阅读,以《杜甫传》为例,教师的导读可以带领学生读起来———激发和培养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带领学生读进去———在整本书阅读中学习质疑探究中学会个性化阅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导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要“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对书籍进行完整阅读,帮助学生逐步积累系统性阅读整本书的实际经验,促进学生在成长渐进过程中形成独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纠正当下受应试教育和互联网影响阅读状态上的功利化思想和碎片化阅读倾向。深化整本书阅读能力,以读促写,培养人文情怀、人本理念,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内心的读书热情,怡情养性,明确未来奋斗目标、人生志向,把教书育人落到实效[1]。
1读起来———激发和培养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高中生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面临着高考压力,面临着课业负担,能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要改变这种现象,作为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思想,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首先,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肢解字词句段篇章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形式单调不说,且知识内容乏味,毫无课堂气氛可言,严重降低了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有的教师另辟捷径,为学生推荐一些精华摘抄类的书籍,来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希望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这种方法虽然短期内能够对学生的语文成绩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却严重影响了学生以后阅读的整体发展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思想,培养学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兴趣[2]。
2读进去———在整本书阅读中学习质疑探究
读进去,是指较为清晰地把握名著的内在逻辑架构,通过名著阅读不断增长语文知识,知道名著中的一些关键细节,对名著中的重要内容正确质疑,读出个性,更读出深度来,即研读。研读,也是提高性阅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写作思路、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体会整部书的特色及精彩之处。就写作思路而言,《杜甫传》是传记作品,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传记体的相关知识,即人物传记是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人物传记主要是让读者通过阅读人物事迹,进而了解传主的精神风貌和人物品格,给读者以人生启迪。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目录观察《杜甫传》的写作思路,搞清楚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记叙传主的,是按照什么线索来记叙的。学生不难发现,全书可分为三大部分:杜甫的身世背景、人生经历、作者评论。学生对《杜甫传》写作思路有了整体把握,也更直观地了解传记体的写作特征。在阅读中,最重要的是把握传主的性格和情感,情感和性格主要从传主的事迹当中分析,性格往往通过传主的事迹、语言、行动来显现,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杜甫传》传主的相关事迹,体悟隐藏的情感。在内容方面,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如《杜甫传》的“身世背景”部分,教师可引导学生去探寻杜甫的家族背景:杜甫从小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杜甫的父系是显宦家族,还是贫穷落魄之家?杜甫的母系又是怎样的一户人家?杜甫家族是怎样一步一步衰落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关注名著中的有丰富内涵的细节。如,杜甫的身世背景和人生经历中多次提到洛阳,洛阳对于杜甫来说,意味着什么?在洛阳这个地方,发生过哪些与杜甫相关的事?如《杜甫传》的“人生经历”部分,教师可引导学生探寻杜甫有多少次“进”?有多少次“退”?在梳理名著的思路脉络和写作内容中,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发现不妥之处,引导学生质疑,进行深度阅读。例如,关于杜甫后期的诗歌,有人认为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实际上就是广义的政治诗。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杜甫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政治诗是统治者所操控的产物,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杜甫的诗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杜甫的诗是政治诗吗?学生在探寻的同时,也逐步提升了思想水平。艺术手法方面,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分析作者刻画传主所用的方法。作者在刻画传主时往往会运用到肖像描写、衬托、对比、语言等手法,也运用修辞手法,加强人物刻画。在阅读时要能够准确判断作者运用什么手法以及这种手法的作用或者效果。如,为什么对杜甫的“裘马”、杜甫的“草堂”等进行描写?有什么作用?学生阅读的同时,也提升了审美能力。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杜甫传》中传递的杜甫的优秀品格能够带给人们启迪和帮助,如杜甫的积极进取精神、深沉的爱国情怀,等等。真正的阅读方法不是工具化、形式化的,而是比较、归纳、揣摩、体会的过程。对文章进行深刻的揣摩、体会、归纳,然后形成自己的认识,学会赏析与评价,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才是真实的阅读,才能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有效的提升[3]。
结束语
总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导读教学中,教师需善于研究、善于思考;需认真审视,潜心阅读,做一位“整本书阅读”的领路人。
参考文献:
[1]郭宏雪,高春燕.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名作欣赏,2020(17):105-106.
[2]蒲美玲.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探索[D].宁夏师范学院,2020.
[3]卢华.高中语文新课标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探讨[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十一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