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程教与学评价的改革重点及课改理念创新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5期   作者:舒孝云
[导读]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正式颁布并在国家级实验区开展实验为标志,

        舒孝云
        麻阳苗族自治县富州中学  湖南省怀化市 419400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正式颁布并在国家级实验区开展实验为标志,人们所说的初中化学新课程开始进入实施和推广阶段。新的初中化学课程所倡导的是每一位公民科学素养的形成,而不是少数精英人才的培养;是增进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科学问题及其科学过程的认识和理解,而不只是对概念定义、名称术语的记忆背诵;是提高对有关化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即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而不只是在纸上演算习题的技能;是发展热爱科学的情感、关心社会的责任感、科学的物质观、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而不只是强化升学的动力和需要。实现这些新的课程目标,需要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新的课程内容和教材、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和手段,而所有这些都需要与之相适应和相配合的管理与评价的新体系。所有的人,特别是第一线的教师都强烈呼吁:传统的教与学的评价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和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评价体系,将会阻碍新课程的实施和推广。
        1中学化学教与学评价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教与学的评价问题近二十年来受到国内化学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此开展了许多的研究,使其理论与实践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完全恢复正常,以及中考和高考制度的建立,人们对于教与学的评价的需求,开始转为对考试和测验的依赖,追求考试和测验的科学化、客观化、定量化。美国的标准化考试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传入我国后,对国内化学教与学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开始建立以目标为导向、以客观性试题和标准化测验为基本方法的化学教学评价体系。进入90年代,课程和教学目标重视和提倡培养能力,教与学的评价开始关注学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评价,人们普遍认为应该在纸笔测验和考试内容上体现对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评价,中考题和高考题的出题方式和导向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认识到用纸笔测验考查实验能力的局限性,于是开发使用了实验技能操作考查的评价形式,制定了具体详细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的考查评价指标,全国都在高考会考中加入了专项的实验操作考试,部分地区的中考也附加了实验操作考查,采用现场的活动评价方式,这是我们国家基础教育评价方法改革的一大进步。90年代后期,科学教育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会生活实际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理科课程开始重视学科间的综合。这些反映到评价上的变化是考试题目的内容强调要更多地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用社会生活实际包装双基内容,同时出现了跨学科的综合考试内容和题目形式。
        2初中化学教与学评价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2.1初中化学新课程对学生学习评价的重点和策略
        初中化学新的课程目标对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首要的是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作为化学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和宗旨。

由此决定了新的评价将不再仅仅评价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会更加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而且,即使是评价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更加关注学生对化学现象和有关科学问题的理解与认识的发展,而不再纠缠对概念名词术语和具体细节性事实的记忆背诵,更加重视学生应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真实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和评价。这些恰恰是现行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严重缺陷和弊病,这样就对新的化学课程评价提出了强烈的挑战,它既包括评价在价值取向、目的标准、功能任务上的重要转变也包括评价手段和方式上的发展变化。
        2.2初中化学新课程对于教师教学评价的重点和策略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课程教材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而教学改革将是一场更持久的、更复杂的攻坚战。教师教学评价改革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重点、内容和标准的制定必须有利于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这样才可能保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基本原则应为:有利于发挥教师教学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教师实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角色的积极转变;有利于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教师反思意识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另外还应该有2个基准:一是以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和全面发展为基准;二是以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为基准。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重点和内容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拥有怎样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最重要的是教师是否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是否愿意并善于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地调整和发展自我?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尽管是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要求不是降低了,反而是更高了。例如,教师的语言、讲解功底如何?教师的板书、书写技能高低?教师能否清楚流畅和重点突出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是否善于发现、概括别人的观点?教师的演示和实验技能如何?
        除此之外,还应该评价教师为了课堂教学做了哪些准备?为了克服教学中的困难做了哪些努力?为学生做了哪些辅导和服务?选择制作了多少有意义的课程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资源与课时和学生的关系的?教师教学评价的方法和策略必须多元化和多样化。以适应不同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以及教学活动的类型多样化的需要。其中课堂教学的评价可以采用现场听课、录像观摩、教案和教师工作档案评定等方法;评价主体应有教师自评、教师同行评价、学生和学生家长评价。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或,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83~3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MichaelHibbard,PerformanceAssessmentIntheScienceClass2room,McGraw-Hill,19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