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芸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211102
摘 要:高中数学是高中教学领域的重点内容,与初中和小学不同,高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且在运算过程中涉及不同方面的内容,在问题的解决上需要从综合方向进行考虑,而且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道题目甚至需要多种不同领域的知识概念和理论定义,这也意味着高中数学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单元教学是目前比较热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着一定的适用性,尤其是在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文章通过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阐述,分析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并就数学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从而探讨加强单元教学设计的措施。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在高中阶段数学的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得到了我国教育的实践领域、研究领域和教育政策等多方面的关注,只有攻克这一难题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各方面的核心素养。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基本来开展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工作,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逻辑能力以及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进一步推动高中的数学教学向实践、人文以及富有创新性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更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领域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理念的完善以及老师教学专业能力的提升。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的要求
(一)保障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当学生进入高中阶段进行数学的学习时会发现高中的数学难度增加,而且知识量也非常多,学生在初学时会有较大的压力,也比较难接受,而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也会遭遇一定的困境。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时应适当地降低教学难度,给学生更多地接受空间。除此之外,老师还应当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依据学习计划进行数学学习的习惯,学生则应当依据自己所学阶段的能力和水平制定数学的学习计划,在课堂上提升学习的效率。这样的方式更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也便于教师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
(二)培育学生对学习的探究性
高中的数学课程本身就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以及实践的特性。在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是不能让学生只依靠理论的讲授就能够完全理解和清楚的,也因此需要老师加强对于习题以及学生练习试题的讲解,学生也应当加强对于课程内容的练习来进一步分析和理解数学知识体系的构成。从这一点上来说,高中的数学课程能够更好地培育学生对于学习的探究性和实践性。老师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时,应当积极培养学生锻炼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思维意识,如此方式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培育数学专业的综合能力和意识,保障高中学生有效地增强学习的探究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创造能力
在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教学时,老师必须要做的应当是为学生讲授足够的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于高中数学学科的了解。其次,老师还应当加强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育,增强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老师可以在上课时教导学生改进和完善自身对于数学的学习方式,学生若能以更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高中数学的学习,那么一定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培养学生的学习创造能力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加强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措施
(一)分析单元教学内容,对应数学核心素养
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的基础依据是“教材”,虽然“新课改”实施之后,各地高中教材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但作为“教与学”的共同文本,高中数学单元教学仍然不可脱离教材这一媒介。基于同一主题筛选、划分、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要对教学内容展开综合分析,以科学地对应某一个或几个“核心素养”。需要注意的是,高中数学教材本身就编排了不同单元,从“整合重构”角度出发,应摒弃固有的教材单元框架,以逻辑为主线重新梳理知识模块、构建“新单元”,这样可以更科学地对接独立“核心素养”的内容。当然,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以六种核心素养为“主题”,对高中数学教材固有单元进行重组,如此一来,数学知识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对应关系将会更加明晰。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中,有关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可对应“数学抽象”核心素养,有关平面向量运算部分的知识可对应“数学运算”核心素养等。
(二)制订单元教学方案,实施核心素养培养
在分析完单元教学内容、设计完课时教学目标后,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框架也基本成型,为保障单元教学实践的顺利开展,还需要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框架”与“方案”最大的不同在于,后者对单元教学内容做了明细化处理,一方面保障了知识传授的结构性、逻辑性,另一方面也保障了核心素养的针对性、合理性,满足了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的需要。
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单调性”为例,该部分知识点分散、跨越章节较多,在单元教学方案中应设置一系列的子模块,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①基础模块。借助初中阶段所学的函数单调性的概念,衔接高中阶段对“函数的单调性”内涵的扩展,这一过程可借助“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函数符号语言、函数图形语言的转换方式,以此实现“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培养。②公式模块。通过函数单调性证明题训练,在生活中应用关联函数单调性,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现实价值,以此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核心素养。③关联模块。对方程零点、不等式、平面向量等知识,分别建立与函数单调性一一对应的数学关系,以此强化学生的“逻辑推理”核心素养。④扩展模块。函数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密切,以“变量”这一共同特性搭建数学模型,实现“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培养。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单元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两者在“系统性”“整体性”“递进性”等方面高度一致,便于具体教学实践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同时,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数学学科知识整合能力,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军海.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实践研究——以“基本活动经验”为例[J].数学教学研究,2019,38(5):44-49.
[2]黄基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史教学实践探究[J].中学數学,2019(17):94-95.
[3]李 梅,张 博.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J].学周刊,2019(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