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美术教育教法的探索与革新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王金星
[导读] 小学美术教育拥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其中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实践的有机融合必不可少。
        王金星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教育  257200
        摘要:小学美术教育拥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其中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实践的有机融合必不可少。教师需要了解义务教育阶段中的核心教育要求,将思维模式、审美情绪个性品质的培养及提升融为一体。结合美术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充分彰显小学美术教育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美术;教育教法;探索与革新
        一、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未知事物比较好奇,求知欲比较强。教师需要逐步的开发学生的智力,该阶段学生的性格习惯还极不稳定。因此,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和想象力的激发相结合,鼓励学生主动的动脑动手,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作为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想象力的重点学科,小学美术的教育价值比较显著。
        二、小学美术课程特征
        小学美术的育人价值比较明显,同时教育教育应用和教育功能非常多元。这门课程的独立性较强,具有许多的课程特征。首先,这门课程的选材比较广泛,包含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等不同的绘画部分。教师需要注重多种艺术类型的分析和模仿,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通过不同形式的简单汇编,丰富美术教材的内容及形式。真正的实现欣赏与评述、设计与应用之间的有机融合,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良好的美术创作技巧和欣赏技巧。
        其次,美术教育具有明显的审美性,学生可以自主动手制作和完成作品赏析。教师需要以美术技能知识的讲授为依据,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和审美意趣。
        最后,小学美术有益于体现综合素养培养工作的教化性,这一点能够为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及开展提供更多辅助。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素质的完善和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凸显。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点学科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思想品德,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三、新时期小学美术教育教法的现状分析
        小学美术教育教法的利用对教师的基本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及考验。有的教师教育经验较少,对教育教法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刻。因此,在使用各种创造性教学方法时,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首先,教师没有主动利用图像分解教学法,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能力。学生难以在欣赏各类艺术作品时,站在不同的角度对空间表现、色彩结构、线条内容进行分析。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审美能力较差。
        其次教师没有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可塑性。在课堂教学中无视课前准备,往往直接按照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机械性的导入。学生的想象空间较窄,难以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美术创作能力。
        最后,教师对环境教育理念的认知比较片面,没有意识到教育环境对学生美术学习的重要影响。不管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策略都比较机械和生硬,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美术创新和鉴赏。


        四、新时期小学美术教育教法的探索与核心策略
        (一)充分利用图像分解教学法
        学者结合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形式语言提出了图像分解法。对于美术作品欣赏和教育教学来说,图像分解教学法的利用势在必行。比如在讲解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星光灿烂》时,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好奇心较强,但是智力和心理还不够稳定。教师需要了解学生思维的表面性和趋向性,关注学生对不同美术形式的分析研究。其中,学生整体思维方式的培养最为重要。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主动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将课堂教学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空间表现、线条与色彩表现、内容材料运用为依据,鼓励学生在自主分析的基础之上实现个性化的成长。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创造性思维的作用不言而喻。这一思维有助于解放学生天性,打破学生的定式思维。让学生在不同思维模式的指导之下,对现有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改造和创新。另外,作为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新性思维对国家的发展也非常关键。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美术教师需要做好前期的备课工作。比如在讲解湘版五年级第10课水墨画风景时,教师可以将现场演示、教师展示、示范留白、故事启迪融为一体。创新课前导入的模式,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认提升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教师需要主动利用这一天性,明确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要求。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体现学生自主鉴赏美术的重要意义。
        (三)践行环境教育理念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生活环境的污染以及破坏备受关注,并且呈现持续加剧的问题。教师需要意识到自身的教育责任,关注环境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将这一理念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直接利用废旧物品进行美术创作,播放与美术创作相关的环保短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做到爱护环境。这一点既能够有效的丰富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容,还可以充分彰显这一学科的育人价值及优势。
        (四)积极开展乡土文化教育
        乡土文化教育能够更好的凸显美术教育的实践指导作用。各个地区的生活习惯、地形风貌差异较大,在此基础之上我国的民族文化越来越丰富和多元。教师可以将民间美术融入课堂,丰富学生知识结构,鼓励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文化以及祖国的丰富文化进行感知及理解。其中,地区乡土文化教育工作的必不可少。教师需要了解各个地区的特殊情况。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简单汇编以及概括性分析,融入丰富幼儿园的当地文化,确保学生在美术创作之中获得更多的思想灵感。另外,民主性以及地域性的艺术作品欣赏非常关键。这一点能够更好的完善学生的知识框架及结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的行为习惯,留心注意生活中的各种美的元素。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及认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恩。新课改也明确强调了乡土文化教育的核心要求。因此,只有真正的融入相同文化教育元素,才可以更好的凸显美术教育教法的探索意义和价值。
        五、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小学美术教师需要以教学观念的转变为依据。合理运用不同的图像分解法,以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将人情风貌,本土文化融为一体,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这一点既能够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还可以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高学才.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及教学方法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000(002):P.145-145.
        [2]梁宇欧.素质教育体系下创新小学美术教法的实践[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0(002):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