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火花 火花绽放 收获喜悦——浅谈提高美术课堂效率的有效做法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戚晓宁
[导读] 美术作为陶冶心灵的艺术,总是给人舒服的美感,让人看了有种释放心灵的感觉,因而它成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戚晓宁
        山东省威海市第十中学  山东威海 264200
        美术作为陶冶心灵的艺术,总是给人舒服的美感,让人看了有种释放心灵的感觉,因而它成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那么如何高效的提高美术课堂效率,经过不断地摸索,我得出了自己的一点感悟:
        一.分层教学,点燃美术火花
        初中阶段美术课的任务不是培养美术的专业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以独特的学习方式,享受美术课堂的乐趣。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经济条件不同,所以他们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定会有所差异,如果我们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他们,那么必将会束缚一部分学生,抑制其个性的长足发展,也势必会给另一部分学生带来学习的巨大压力,摧残其学习美术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精心备课,研究,最后决定在平时的美术课堂中,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他们的想象创造发展空间来进行分层教学。那么,这种分层该如何进行呢?我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实践,最后我总结出:分层的数目不易过多,否则将不利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所以我将学生分成三层:A层是绘画基础好,想象力丰富,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B层是各方面能力都很普通,课堂学习中能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一部分学生;C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很差,对美术也没什么兴趣的学生。分好了层次,在教学中就有了针对性,针对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我设计出了符合他们自身情况的教学目标。对于A层的学生来说,在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后不应该让他们的学习活动停止,应巧妙设计,在本课基础知识之上更大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及个性,进一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对于B层的学生来说,不应该满足基础知识的掌握,这部分的学生可上可下,最有可开发性,教师不应该忽略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我认为应该让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开发自己的创作思维;C层的学生要稳扎稳打,督促他们学好基础知识,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耐心辅导他们,我相信他们的成绩定会有所提高。
        分层教学使我看到了可喜的效果,比如:平时在课堂上进行的一些小小的绘画比赛活动中,我没有经常让那些绘画能力和基本技能都很好的学生参加,而是时常把这些参与机会留给那些C层的学生们,一旦他们有了点点的成就,就及时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这样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就越来越高了。现在我可以自豪的说,以往那些美术基础不好,懒于动手的同学,现在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美术课堂中来,他们和美术素养比较好的同学们一起畅游在美术海洋之中,一起体会着美术带给他们的乐趣。
        实践证明:美术课堂全面实施分层教学方法,可以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同时,分层教学要求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要认真区别对待每个学生,并能针对他们的不同差异,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才算是因人施教。人是教育最基本的观察点,满足人的自身生活、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立足探索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批判的能力,使之成为面向社会的全方位人才,用其所理解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


        二.营造自主氛围,让美术火花尽情绽放
        美术这门学科,从总体上来看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科目。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长,就要看老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激起他们创作的兴趣了。我在课堂中把课堂的主动权实实在在的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拥有愉快的心情,强烈的欲望,坚定的信心,去主动学习,伴随着老师的引导去进行美的体验,美的创造。
        如《城乡美术文化考察》一课,假设简单地让学生仅听老师的介绍讲解,那么必定会令学生的兴趣大减。我将讲课的形式稍稍一改,变成让学生来当导游 (每四人一组,他们介绍的美术文化内容分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由一人介绍),利用他们课前搜集的一些具有当地代表性的美术样品或复制品,或照片,或书写用具等,来带领我们进行美术文化考察,这样场面马上变得热情高涨起来。以前同学们一般都是在导游的带领下去参观了解一个地方,现在要他们作为指挥者来引领别人,他们立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时我再因时制宜地组织学生观赏一些有关城乡美术文化的片段,再借机把一些民族传统艺术的有关知识,诸如古建筑,民间手工艺品,祭祀用品等介绍给学生。这样以来,学生不仅认识了解了一些知识点,而且从中也感受到了艺术创作的魅力。
        这节课不管学生的讲解是否流利,是否够标准,但至少堂课上学生的自主参与率达到了100%,学生的兴趣激增了,知识面拓展了。由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 生活是现实的,直接的,每位学生都有经历,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学中,教师应满怀热情,有意识的去引导和培养他们,让他们扮演角色,再现生活,体验生活中的真实情感。
        三.收获成功的喜悦
        课末要为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评价的语言要充满鼓励和期待,让每个学生在本节课结束时都能收获到成功的喜悦。我在评价过程中采用的是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纵向评价是运用发展的观点来对学生进行分析,看其现在与过去的变化,找出成功与进步因素,促进学生的发展;横向评价则要将此学生与彼学生进行比较,这种比较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容易挫伤一些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自尊,教学中我比较多的运用了纵向评价。例如:在批改学生的作业的时候,我的批语写得是一些优、优-、良+、良。一次,几个学生很奇怪,一起跑到办公室里气呼呼地问:老师,我的画得明明比他画得好,为什么你评的都是优呢?显得很生气,学生的心理我自然理解,非得比出个好坏,的确是他画得好,但待我解释后,他们什么气也没有了,我说:“我们先来看看上次的作业,你是良+,他是良,还是你好的,而这次你比上次有进步,得了优,他这次进步也很大啊!老师鼓励他也给了个优,虽然都是优,但两个优是不同的,你的好一些,但要加油。”这一说,大家笑了,什么气也没了,这样的评价不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反而让他们向着自己更高的目标去追求了,尤其是后滞生,他们对美术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了。
        总之,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只有让学生自己参与学习了,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从而保证了美术课堂教学步入良性循环,使它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