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马雪雪
[导读] 目前,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压制了教师教学创新思维的展开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马雪雪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中学  陕西 西咸新区 712000

        【摘要】目前,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压制了教师教学创新思维的展开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笔者在最近发展区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和动机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这一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引言
        如今,英语阅读教学还存在很多不科学、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做法。对此,笔者提出了一个科学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阅读教学。文章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传统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方法有哪些弊端?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是如何应用的?
二、传统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方法的弊端
        传统的课堂阅读模式没有体现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且忽略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和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导致很多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直线下降。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他认为,“教学的最重要的特征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一事实”,他将最近发展区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或与能力更强的伙科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维果茨基,1983)。
(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教学的对象是人,促进人的生命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转引自辛继湘,2006)。该理论认为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和自我意识的培养。学生应该通过自己的观察,创造性地认识这个世界,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动机理论
        动机理论的代表人是莱斯文。该理论主要强调奖励措施在小组合作目标达成中的重要性。为了达成小组合作目标,每个小组成员之间应该通过个人努力和小组交流共同完成目标,获得奖励(斯莱文,1993)。


四、小组合作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让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永久受益的兴趣和动力,且让学生愿意主动地参与到英语阅读活动中来,笔者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这一模式。
(一)呈现学习目标
        首先,教师需在课前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布卢姆指出,有效的教学始于教师知道期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转引自皇甫全,王本陆,1998)。
(二)引出学习话题
        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趣味性地引出话题,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以人教版Book 5 Unit 4 Making the News为例用:先让第6组同学(整体性格比较活泼,其中有一个同学在校园广播站工作,一名擅长主持,一名热爱表演,一名英语130分以上,一名善于语文写作,一名英语口语较好)在课前单独准备一则校园趣闻,并翻译成英文。第二天上课前由本组学生上台给大家展示本次校园趣闻的形成过程、每个人的分工、以及趣闻内容。这样不仅会调动课堂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而且会让学生对如何制作新闻和新闻制作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哪些部门职位等问题有所了解。
(三)完成课堂导学案
        在明确学习目标之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自学任务,并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记录自己的疑惑点,以便在讨论环节通过小组合作解决。
        在此期间,教师要记录下学生自学情况,来了解学生的真实学情。
(四)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和成果展示
        老师在讨论前将班级共性问题反馈给学生,并及时根据学情反馈抛出升华主题的问题供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并提出小组疑惑,同时向班级展示自己的小组讨论结果。在这个环节,表现优秀的小组有加分和奖励。
(五)课堂教学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还体现在课堂教学评价方面,这样才能让小组合作更加深入和持久。小组合作学习成效评价形式和角度多样,组内评价(自评、他评)、组间评价、教师评价分别是从三个不同角度对小组合作成效进行评价(谭亚西,2006)。在该环节,老师可评选出最优秀的小组和个人给予奖励。
五、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值得认可和推广的新课改课堂学习模式。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通过合作学习和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也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维果茨基著,龚浩然译,学龄期的教学与智力的发展[J] ,《教育研究》(06), 1983, 10-14.
[2] 辛继湘,教学的生命视野[M]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37.
[3] 斯莱文著,王红字译,合作学习与学业成绩:六种理论观点,《外国教育资料》(01), 1993, 47-49.
[4] 皇甫全、王本陆,现代教育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142/417.
[5] 谭亚西,合作学习的几个问题及思考[J],《教师新概念》(10), 2006, 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