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爽爽
黄岩区澄江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省台州市 318020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应注意对孩子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培养。英语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对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信心起关键性作用。在英语课堂中合理有效的激励性语言能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激励性语言 课堂教学
小学英语课堂是小学生英语学习活动最集中,求知欲最强的时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课堂用语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直接的交流。而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合理有效地运用激励性语言是至关重要的。
一、激励性语言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激励性语言是一种具有激励作用的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激励性语言的过程中有如下问题:
1.激励性语言单调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有别与传统教学评价中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在当前的课堂中,教师为了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和良好的效果,对学生的表现会给予一定的口头激励表扬。经过课堂实践和不完全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老师喜欢用good,great,wonderful等几种激励性语言。
2.激励性语言针对性不强
在英语课堂上,大多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会不时地对孩子的课堂表现做个口头评价,有些教师在运用激励性语言的时候有一刀切的现象。对于表现好的孩子会说Good,对于回答问题不是很理想的孩子也是Thank you !Good!。以至于有些孩子对于自己的表现都没有一个准确的衡量和判断,他们觉得只要自己回答问题了就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没有做个充分的思考。长期以来使做过努力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鼓励,也使部分学生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在课堂教学中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3.程式化的激励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课堂里开始掀起一股运用掌声、口号声,进行评价的热潮。就是老师一声令下,全班同学对表现好的同学齐呼:“Super!”,或响起“啪、啪、啪啪啪”整齐划一的掌声。表面上看给人的感觉是课堂很有气氛,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也许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这样的激励是程式化的,对谁的表扬都一个样,缺乏针对性,缺乏真情。
二、合理有效地运用激励性语言
那么怎样才是理想中的激励性语言和怎样才能使激励性语言合理有效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
1.不同种类的激励性语言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激励性语言作为课堂教学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构成为“肯定”加“提示”,即找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加上肯定,鼓励他们纠正不足,扬长避短,充满自信的追求进步。具体到英语实际教学,往往一个单词就是一句话,它们方便快捷,铿锵有力,如若再加上优美的音调,这些超级短语就能让学生精神为之一振。同时我们要遵循因材施教,对激励性语言进行了如下分类:
(1)奖励、赞许式激励用语,
小学英语教育应以审美为中心,美好情感的培养是审美功能的体现,也是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的心理需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语言激励,有助于学生美好情感的培养。
例如Great/Very good /Excellent!/ That’s right. / Good idea. /You’re great! / Be confident! / Your answer is interesting.
(2)宽容、谅解式激励用语
对于还在犹豫自己的答案是对还是错的学生,可以用It doesn’t matter.安慰他。对于答得不够好或答错的学生可以说You will do it better next time. Try it again. Good, but…等消除学生的自卑和恐惧心理,使学生树立起信心。
(3)暗示、提示激励性语言
在英语课堂上时常会存在这类学生,他们胆小害怕老师叫他回答问题,他们紧张害怕答错老师的问题,他们难过因为答错老师的问题。此时教师应用一颗爱的心去消除他们的紧张、害怕和恐惧的心理。通过适当的激励性语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勇于面对困难的决心,如:Don’t give up. Just try your best. /Don’t be afraid. / Don’t worry. /Don’t be shy .Take it easy.
三、激励性语言运用的建议
在教学中使用激励性语言,可以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放松、愉悦的心理状态。但要真正营造充满生命的有灵气的课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教师在与运用激励性语言的同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1.适度性
在使用激励性语言的同时,教师应注意适当地选择和观察,要学会把握学生的心理态势,把握评价的尺度,否则激励不当,也会导致不良后果。
⑴表扬之前,一定要确定学生是否真的值得表扬。随口就来的表扬,实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敷衍。也许一句漫不经心的表扬就改变了学生对正确与否的判断,对是非的把握。
⑵应该避免不着边际的表扬,不用大而空的语言。表扬应完整,应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进行评价。比如在对孩子的回答进行讲评时教师可以说:“good job! your pronunciation is very beautiful !”以此,使学生明白究竟好在哪里,和下一步学习应该努力的方向,充分对学生施以导向。
2.互动性
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语言的使用和奖励措施两种极力形式的互动。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有教师和学生组成。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有极力性语言,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对老师和其他学生的言行运用激励性语言,让他们体会下当老师的良苦用心。另外,还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奖励措施如加个五角星等,更好地实现激励性语言的运用效果。
3.差异性
差异指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还有学生课堂表现的差异。学生由于遗传因素、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在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在运用激励性时要因人施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极力性语言。如对热情者要随和理智,对悲观者要给予宽容和激励,对自信者要给予肯定和提醒,对偏执者要给予尊重和帮助。找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在本节课上的表现,给予恰如其分的激励,促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英语课堂上合理有效地运用激励性语言有利于形成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有利于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内在动力,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激励性语言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究和改进,完善激励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以及与其他教学手段运用的互补性,从而更好的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在英语学习中感受快乐。
参考文献
[1]赖华强.杨国强《教师口才艺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