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博辰 田彩云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集灵小学 723200
摘要: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韵律操作为基本体操教学的新兴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开发和利用潜力,但仍然存在众多问题。本文将在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分析目前小学韵律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将多元智能理论融入小学韵律操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和调动学生的各项智能优势,从而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贯彻和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相关精神。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小学;韵律操教学
目前,全国涌现出很多诸如“阳光体育”、“终身体育”和“娱乐体育”等体育教育改革的新思想和新理念。韵律操是《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规定的选修内容,是体育运动、舞蹈艺术和教育活动三大领域结合体,以音乐节奏、体操动作及舞蹈动作为基本要素,从而培养学生动作节奏感和身体协调能力, [1]将多元智能理论融入小学韵律操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 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及教育学家霍德华·加德纳分析了传统智能理论的局限性,提出了多元智能化理论。他认为多元智能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人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或生产创作某种产物所必要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有八种及以上的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且彼此独立存在,又彼此联系。[2]它的核心思想是关注智能的多元化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开发多种智能,根据其不同的智能特点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3]
2. 小学韵律操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固化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校仍然重视智育教育忽视体育教育,导致体育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尤其是小学韵律操教学。大多数体育教师的学习重点放在足球篮球等传统体育项目上,基本上未进行过系统的韵律操学习与培训,因此对于韵律操教学还处在初步摸索阶段,总是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固化,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教学方式单一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单一的韵律操教学方式:教师示范讲解或视频教学—学生模仿练习,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需求,导致整个运动学习过程枯燥乏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2.3教学评价片面
小学韵律操的评价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生对动作的掌握度及标准度,过多强调对学生身体运动智能的评价;评价主体通常都是教师,采用总结性评价的方式,这种片面的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强调教学结果而忽略了教学过程和其他智能的发展优势。
3. 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韵律操教学中的应用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特点,设置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3.1 多元化教学内容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发展和开发学生的各项智能及潜能,全面发展其综合素质能力。[2]因此在小学韵律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适当删减大纲下的规定动作,也要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及探究学习,根据自身兴趣及音乐类型,大胆创新和自由编排韵律操动作,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3.2 多元化教学方式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智能优势,利用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提升。[2]因此在小学韵律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智能特征和发展差异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以自己选取或者了解学生喜爱的不同音乐风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韵律智能和节奏感;然后利用适宜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图片,视频等),使学生初步感知抽象的复杂的动作要领,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其视觉空间智能;其次教师对动作进行整体讲解示范,学生进行模仿学习,使其初步掌握动作要领,然后进行分解动作的讲解与示范,加深和细化学生对于各部分动作的掌握,从而促进身体运动智能和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在此期间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发言,积极提出反馈信息或动作练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或新的见解,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培养其语言智能和树立逻辑智能;再次,教师进行分组合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智能,从而正确处理师生及生生间的矛盾与冲突;最后可以进行个人展示或者小组合作展示,使学生观察他人及自身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智能。此外还可以布置课后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周围的自然景物及其自身感悟对今天所学内容进行改变,下节课进行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然观察智能。
3.3 多元化教学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学评价在于发展学生的各项智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智能,从而弥补自己的弱势智能。[3]因此应该将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从多角度及全面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智能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各项智能发展。小学韵律操教学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运用各种评价工具(平时表现记录),将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任务等都纳入评价内容,采取教师综合评价、家长反馈评价、小组合作评价及自我反思评价等评价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智能优势,带动弱势智能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4. 总结
在小学韵律操教学过程中,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和单一片面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融入多元智能理论,充分挖掘和发挥其优势智能,从而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
参考文献
[1]樊云.韵律操融入中学体育健康课的研究[J].论坛集萃,2011(11).
[2]徐丽.多元智能理论在体育院校艺术体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7.
[3]黄虹.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