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林瑞玲
[导读] 识字写字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起点。
        林瑞玲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教育局教研室,广东 阳江529500
        摘要:识字写字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起点。立足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要探寻多样的教学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识字和写字两方面入手,介绍不同的教学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识字和写字教学做出了明确说明,指出识字和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贯穿于语文教学始终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尽管受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影响,重视识字写字教学,但是却仍在机械地引导学生识读汉字、书写汉字,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导致学生没能有效地掌握汉字,影响了语文的后续学习。立足传统教学的不足,实现课标要求,需要教师优化教学,应用多样的策略引导学生识字写字。
        一、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低年级是学生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关键时期,学生需要适应“学习为主”的教学活动。在此阶段,兴趣是尤为重要的。当学生“乐在其中”且“知其味”的时候,可以自主地进行识字、写字,夯实语文学习基础。所以,我在实施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时候,将激发兴趣作为出发点。具体做法如下:
        1.创设情境,趣味识字
        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情感的影响。当对所学知识有着积极情感的时候,可以高度地集中注意力,自主学习。建构主义理论指出,环境是影响学生情感的主要因素。所以,在组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时候,我会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通过体验具体场景,既能积累汉字,又能获得乐趣。
        以“日月水火”为例,这些都是象形字,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对此,在组织识字教学的时候,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实物图片,同时呈现汉字的发展过程,将学生们带入到汉字场景中,吸引注意力,同时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作用下,建构对汉字的理解。具体地,在组织“日”教学的时候,我展示了一幅“太阳”的课件,并从甲骨文开始,将“日”的演变过程以图片形式展现出来。在展现图片的过程中,我向学生们提出问题:这些图片,与我们学习的“日”有哪些相似之处呢?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们自主地对比图片和汉字,通过悉心的观察,掌握汉字结构,同时潜移默化地理解汉字含义。在轻松地学会汉字之后,学生们自然而然地产生识字兴趣,自主地探究其他汉字。
        2.多样形式,趣味识字
        传统的低年级识字教学,以讲授为主要形式,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机械地引导学生读汉字,写汉字。如此单一的形式,导致识字课堂氛围沉闷,学生识字效果不佳。解决此问题,需要教师优化识字教学形式,利用多样的形式,满足学生的识字需求,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我在实施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时候,一般利用如下形式引导学生趣味识字:
        画一画。绘画是大部分低年级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在绘画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发挥想象力,将一个个复杂的汉字,以直观的图像展现出来,加深对汉字的印象,同时理解汉字内涵。以“山”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写出这个汉字,鼓励学生们仔细观察,想象这个汉字和什么事物相似,将这个事物画下来。在生活经验的辅助下,大部分学生会画出一座山。针对学生们绘画的内容,我给予肯定,并借助绘画内容,引导学生读汉字、写汉字。
        演一演。低年级学习的汉字中,不乏动词。这些词汇是可以直接使用动作演绎出来的。演绎汉字,其实就是学生体验具体场景,自主建构汉字的过程,便于学生借由动作或神态,全面地理解汉字的音形义,夯实语文学习基础。以“看”为例,这个汉字结构较为复杂,却是学生们在生活中经常做出的动作。

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应用分解字体结构的方式,先将这个汉字分解为“手”和“目”,之后,我鼓励学生们将手放到自己的额头上,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读音和含义。通过表演,学生们轻松地掌握了汉字,同时还建构了汉字与生活的联系,为在生活中应用汉字打下坚实基础。
        二、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
        低年级是学生书写汉字,发展写字技能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的主要阶段。低年级的小学生,手指肌肉末梢神经不发达,在书写汉字的时候,难以稳固地握笔,灵活地书写。此外,汉字结构复杂。内外原因,导致学生汉字书写效果不佳,影响了写字质量的提升。而且,不少学生在机械书写汉字的过程中,对汉字学习产生了排斥,影响了语文学习发展。针对该情况,教师要从细节入手,一点一滴地指导学生,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帮助学生有效写字。
        1.细心观察,汉字“入眼”
        观察汉字,是学生书写汉字的起步。学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汉字,才可以把握汉字的间架结构、笔法特点等。低年级小学生观察能力不足,为了使他们提高写字质量,我在实施识字教学之初,会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具体地,以“喝”为例,在课堂上,我先要求学生们整体观察这个汉字,看看这个汉字形状如何,有怎样的特点,从整体上建构对汉字的初步印象。接着,局部观察汉字,细致地观察、分析这个汉字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每一个部分在整体中占的比例如何,在田字格中什么位置最好看,如此使学生在细节中建构汉字认知,把握汉字的结构要点,为写出美观的汉字打下坚实基础。
        2.详细演示,汉字“入心”
        小学生具有向师性,在体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乐于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而且,在此阶段,他们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可以将老师示范的内容,准确无误地“画”下来。因此,在实施低年级写字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立足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在黑板上,细致地书写每一个汉字,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一笔一划地模仿、书写,掌握汉字的构造。
        以“月”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这个汉字的基本构造,。在展示的过程中,一边说笔画,一边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地展示每一个笔画,使学生们在视觉和听觉的作用下,初步地掌握这个汉字的起笔、落笔以及笔画顺序。接着,我在黑板上,按照课件中展示的内容,一笔一划地书写汉字,并要求学生们跟随着我,伸出右手,在空中“写”出汉字。在观看和书写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将“月”字牢记在心间。此外,通过一次次的体验,学生们还可以端正汉字书写态度,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汉字。
        3.指导练习,汉字“入笔”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实施第一学段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设置10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随堂练习,使学生通过日常不断的练习,增强对所学的记忆,加深对所学的理解。写字习惯的养成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活动,需要学生们每天进行训练。因此,在实施写字教学的时候,我会在每一节课留出10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们在田字格上书写学到的汉字。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我会走到他们身边,认真观察,及时发现他们的书写错误,给予点拨,借此使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正确的书写顺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总而言之,在实施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优化识字、写字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体验情境、观察演示等活动,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和书写规则,夯实语文基础,为有效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时丹.部编本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材研究[J].科普童话,2019(02):26.
        [2]许红星,廖苑园.部编本教材背景下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探析[J].教育观察,2018,7(22):30-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