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月华
北京师范大学石家庄附属学校 河北省石家庄 050000
摘要: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的教育影响深远,特别是以德为首、有教无类、教学相长等教育理念和注重启发式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对现代教育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现代教育应吸取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结合现代教育方针,通古博今、学以致用,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手段,促进 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孔子、教育思想、古为今用、积极创新
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仁”,具体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身作则,他开创的儒家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影响巨大,对于人才培养、促进社会进步意义重大。这种思想跨越时代的界限,穿越空间,永放光芒。作为班主任,肩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作为“五育”之首的德育朝什么方向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学好孔子、用好孔子思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一条值得遵循的“正道”,而且,实施起来也有章可循,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树立严肃和谐的教师形象
要做好德育工作,班主任首先应当注意自身的修养和形象。董仲舒说:“善为师者,既善其道,又慎其行”。韩愈也主张“以身作则”。这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必要条件,并为教师做好德育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的劳动成果往往体现在言传身教上。一个教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举止,对可塑性、模仿性极强的学生起着直接的熏陶作用。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言行,他的生活,他对于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师表,是学生心灵的开拓者和塑造者。教师的执着与认真使学生懂得真、善、美;教师的宽宏与公正使学生明白是、非、恶;教师的文雅与有度使学生感悟文明与礼节。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行在无形中向学生进行着无言而可感的教育,这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教师的仪表也有明显的教育功能。加里宁指出“教师每天都仿佛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眼睛在不停地盯着他。”在教师的各种品质中,仪表最容易为学生感知,学生对教师仪表的感知和判断将直接影响到对教师形象的判断。教育家马卡连轲说:“从口袋里掏出揉皱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教师的穿着打扮朴素整洁,而又不失时代感和活力,才会赢得学生的好感。为向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作好形象铺垫。
二、个性了解,因材施教,创设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
这是指德育要有的放矢。“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如果我们不了解每一位班组成员的个性特点、能力水平,那么就很难对学生进行中肯公允的评价,也就不可能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奋发进取。作为班组的组织者,班主任应先全面详细地了解学生,再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进行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他在教育第子时,先熟悉其性格特点,再依此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方式,或直接相告,或曲径通幽。如《先进篇》记子路、冉有同问:“是否听了就做?”对前者,孔子说有父兄在,怎能听了就做。对后者则直言“听了就做”。原因是“冉有老是退缩,所以我鼓励其上前,仲由敢作敢为,所以要压压了。”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最大区别是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宏扬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个性不同,兴趣各异,所以要有针对性地运用自己的教学技巧,发展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良好的班风,创设出民主、平等的班组氛围,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地展示出来,再对症下药,给予指导,使学生得以健康发展。
三、诲人不倦,榜样引导,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榜样的身上总是集中着某个时代的进步因素。学生一旦对榜样产生了趋向心理,就会促使他在成长的道路上像他所崇拜的榜样一样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魏书生老师给我们做出了示范:他在任班主任期间,为促使学生上进,增强班组凝聚力,先在班里共同搞学习榜样活动,确立了班组的榜样。再让每一个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榜样,学习他们的事迹,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思想。班级中学生学习榜样、争做榜样慰然成风。学生以伟人名人的思想作指导,以他们的成就为动力,勤奋学习,助人为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思想行为已由“他律”变成了“自律”。大部分同学树立起自己的远大理想,并表示要为着这个理想而好好学习。班级管理已完全成了学生的自我管理。
在实际中,班主任除确立伟人名人为榜样外,还可以结合形势,以工作在社会各条战线上的建设者及身边的好人好事为榜样,力求具有实际指导意义,避免产生“空谈”的形式主义。
四、启发引导,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从人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来看,是学生个体对自然知识与社会的认知、适应、利用和改造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必经之路。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学生的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逐渐表现出来,最终形成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习惯。而这一切,都是品德教育通过学生内化结出的果实。因此,德育的本质是塑造创新人格的教育。
当然在新形势下,把学生培养成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合格接班人不是很容易的事。也正因如此,就更加突出了班主任育人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怎样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情感呢?班主任在具体操作中应以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为指导思想,在上述三点的基础上,重要开展好以下活动:
一是有目的的组织课外活动。如组织趣味活动小组、科技科普活动、音乐、美术、联谊活动及其他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发现问题的环境,以锻炼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闪光点展现出来。班主任再给予指导,扶助学生的新思想、新观点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是开展专题教育。可利用周会、队会时间结合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开展教育。如在“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教育。同时也可以结合当前的形势开展教育,如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环保与人类、和平与发展、台湾未来举行演讲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让学生自觉树立起历史赋予他们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实现思想升华。
参考文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沈惠《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陈田峰《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的影响》、《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郭瑞香、《孔子教育观与语文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文献综述》杨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