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超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育秀中学 山东省临沂市276000
摘要:在初中生物学习中,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带到课堂既具有可行性,又具备必要性。本文主要从生活化教学的角度出发,在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关键内容,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创设出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并且再将学习和生活结合来展开教学,从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生活化;课堂教学;有效性
前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新课程目标的作用就是能够从根本上降低传统生物科学知识,重点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生物科学方面的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因此,教师首先可以把现行的教材进行二次改造,意思就是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充实和重组。其次,还可以在课内知识的基础上及时挖掘课外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教学目标要体现生活化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想让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应用到其中,教师首先必须要将教学目标的设计从一维转向多维角度,一维指的是传统的教学目标和方式,多维就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也就是说将传统的教学目标转变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多方位学习目标。学科知识中包含着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也是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东西。在初中生物教学目标的分类中,让学生学习基础性知识的主要原因就是能够使其更加准确、全面的掌握生物知识,获得与人体相关的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提高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展,准确了解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影响[1]。
能力是知识的转化。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若想要体现出生活化要求要重视以下能力的培养,如熟练使用使用显微镜等与生物有关的设备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资料信息的能力;能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验时能够做到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以及表达交流等整个过程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在实验操作中还能提高个人的合作、实践和创新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其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内化。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设计课内外活动,并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亲身实践中获取情感体验,逐渐培养成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高尚品格。
最后,生物教学目标生活化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实施新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在全面发展时必须要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共同推进,同时也离不开人们生活经验的融入以及生活实践体验。所以,一定要联系生活才能使新课程更好的实施,同时还可以加快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方式要体现生活化
根据生活化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在自主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并且还要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向着对话教学、体验教学以及探究教学的方向前进。
首先,对话教学。其主要指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可以采用师生、生生以及生“本”的方式产生多向交流的形式,在此教学模式中可以让学生达到理解知识、培养能力、获取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目标。在对话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人,将原来的灌输关系转变成为平等、多向交流的关系。
其次,体验教学。其主要指的是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汲取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再让学生亲身体验文本当中所出现的抽象词语、概念[2]。比如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可以运用到“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在学习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然后来分析自然界中各种花草树木以及鸟兽昆虫等,再或者是土壤和阳光等这些自然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设想出如果这些因素中某一因素出现问题会给其他因素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让学生能够理解生物与其生活环境各因素之间的是一个怎样的关系,从真正意义上掌握生物的含义。当学生感性认识了生物与生活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时,也就能深刻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同时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稳定性也就自然而然的了解。
最后,探究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探讨文本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其分析、探究能力,并且告诉学生解题技巧,让其能够与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听取对方的意见,达到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探究技巧,在学习道路中勇于探索、求真求实,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教师在讲解“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章节时,可以让学生去医院调查肾病患者。通过调查得出的数据,学生可以发现,肾病患者在经过人工透析过滤掉人体的新陈代谢时,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轻其的病痛。经过对这一情况的了解,学生对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有了新的认识,掌握的更加深刻。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是现实世界的人,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只有在学校中才能学到知识,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来学习生物,并且再加入到亲身实践中才能感受到学习的真谛,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在实践中应用到各种感官,开动自己的脑筋,使思维活跃起来,在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欣宇.构建初中生物生活化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8,(2):72.
[2] 李依儒.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