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走班”背景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浅见—— 以柯桥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唐伟锋
[导读]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存之本,是一所学校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保证。
        唐伟锋
        浙江绍兴柯桥区柯岩中学,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存之本,是一所学校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保证。就教师个人而言,要想在不断创新的教学环境下立足教坛,就必须全力以赴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正因为如此,教师们才会不遗余力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求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佳“妙方”。
【关键词】教学质量;课前准备;分层教学;差生转化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存之本,是一所学校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保证。就教师个人而言,要想在不断创新的教学环境下立足教坛,就必须全力以赴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正因为如此,教师们才会不遗余力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求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佳“妙方”。下面,本文将以笔者所在的柯桥区为例就“分层走班”背景下如何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数学学科教学质量提出几点浅见。
        一、落实课前各项准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要提升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备好课是前提,特别是当前我区已全面实行数学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数学教师们更要做到精心备课,把功夫下在课前。数学教师要上一堂有质量的课,首先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仔细备课。要坚持集体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必须严格做到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测验考试和教学目标的六统一。
        具体到数学教学设计环节,教师可将一堂课划分成课的开始、课的中心和课的结尾三大部分,这样的划分适合于任何一种课型。显然,课的中心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就在这个部分,所以课的开始和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来进行。在课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使他们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在课的结尾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总结,重点内容教师要进行强化,以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使教学内容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实施二次分层教学,确保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说做好课前备课工作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基础,那么在A、B两个分层教学班中实施二次分层教学应该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1.人员分层:将A、B两个分层教学班中的全班同学按成绩高低分成多个层次学习小组(如A层、B层、C层等),并取上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小组名称,同时指定每一小组的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日常考评工作。


        2.目标分层:在人员分层的基础上,教师公布本小组成员在课堂学习中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然后将分组表在班组墙上进行公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3.作业分层:配合目标分层,教师需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的课后作业题进行适当的分层,让后进生、差生与优等生的作业内容和作业量有所区分,做到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4.评价分层:首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应制订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做到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差生的全面兼顾;其次,针对某一阶段学生的表现,教师还需对小组成员进行适当的微调,让成绩进步特别明显的升入高一级小组,相反则降入低一级小组;再次,为确保实效,教师还可将小组考评纳入班级量化考核制度,切实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做好差生激励转化,提高班级整体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一些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会跟不上其他同学。因此在做好以上两方面工作以外,教师还应做好B班中的基础相对较差层次学生(即通常所说的后进生、差生)的转化工作。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1.建立档案:根据后进生、差生的特点,建立后进生、差生的详细档案,重点查找原因,以确定具体的帮扶措施。
        2.制订措施:在班级中组织开展“互帮互学”结对子活动,优生主动与后进生、差生进行结对,对他们学习上的困难进行及时的帮助和解答,同时制订合理的捆绑考核机制,让优生和后进生、差生都能自觉、自愿地完成这项工作。
        3.教师操作:教师要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差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树立信心。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差生定期进行谈话、补习,同时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进行鼓励,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树立起奋发向上的动力。
        4、家庭协助:教师要调动后进生、差生家长们的积极性,要求有能力的家长参与孩子的在家学习过程,并耐心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共同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5、评价反馈:教师要对成绩进步比较明显的学生定期采取精神或物质方面的奖励,每学期期中、期末可在后进生中开展 “学习进步奖” 评选活动,在班级中进行公开表彰。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努力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切实规范教育教学过程,在“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中合理实施二次分层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做好后进生、差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助配合,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定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而我们的学科教学质量一定也会像芝麻开花一样,一节更比一节高!

参考文献:
①李美荣.《组合出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 .江西教育,2019(31):19-20.
②杨磊,贾丽萍.《走班分层教学模式对初中生影响的研究》[J].辽宁教育,2020(16):14-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