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校本研训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陈敬标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论述了教育在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中的作用。
        陈敬标
        福建省闽清县第一中学  福建福州  35080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论述了教育在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中的作用。他指出,教育应该顺此大势,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促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以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论述,使我们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传授知识、提高品德、启迪智慧,培养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提高每个人的生命质量、提升生命价值的重要途径。
        校本研训工作以习总书记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努力探索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的新途径,新模式,促进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实验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校本研训工作要以解决新课程实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教材为重点,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提供师资保障。
二、校本研训原则    
        校本研训是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重要辅助方式,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教研部门的规划与指导下,为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需要,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立足本职、本岗、本校的教师在职培训活动。其指导原则是:(1)针对性原则: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开展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现实的和未来的问题。(2)实效性原则: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紧密结合新课程实验的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3)系统性原则:以学校整体发展为本,注重研修的系统性,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4)自主性原则:学校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5)开放性原则:在校内实行教学、教研、培训的有机组合,教师之间互帮互助,寻求先进地区师资援助和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开放的校本培训方式。注重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校外与培训机构有机协同与结合。    
三、校本研训内容
    校本培训要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教师”为重点,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能力这一目标,以提高研训质量为核心,促使高中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随着高中课改的推进得到同步提高。

    
1、师德培训    
        以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学习书目:《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师生沟通的艺术》等。    
2、新课程培训   
   新课程培训主要包括通识性培训和学科教师培训。(1)通识培训在省、市、区培训机构组织集中培训基础上,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主要内容是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以及高中新课程结构、内容和实施策略等,从而整体认识高中新课程的教育价值和创新点、难点,增强实施高中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2)学科教师研训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主要内容是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专题培训等,组织教师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学习和掌握所教学科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实施建议和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学生评价的方法,使教师从课程改革中理解各学习领域的教育意义,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力、驾驭新教材的能力,为教师创造性开发和使用新教材提供指导。专题培训,是根据高中新课程各个学科课程标准,特别是选修模块的要求,组织教师就学科新知识、新技术等专题进行研修,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发展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促进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变革,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学校要在培训机构、教研部门的指导下,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培训;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书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走进新课程》、《聚焦新课程》、《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新课程教学案例》、《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教育新理念》、《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课件制作系统操作快速入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程》、《教师学科基本功》等。    
3、教育科研能力研训    
        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研训的一个重要内容。要逐步增强教研科研意识,把培训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要注重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根据本校、教师本人实际,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学习书目:《教育科研专题》、《中小学教育科研及教育实验》、《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文科教师科研论文导写》、《中学理科教师科研论文导写》等。    
 4、管理理论和能力研训
        通过政治理论、教育政策法规和学校管理理论与知识的学习,提升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教研组长、年段长和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坚持人本管理、校本管理,不断提高管理的效能,推进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学习书目:《素质教育与教育创新》、《教育政策法规》、《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