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科素养提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鲍佩燕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教学中全面推进,提升青年教师的学科素养,发挥教师的先锋带头作用,扎实推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成为当前教育界工作的重中之重。
       鲍佩燕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蔡家小学  浙江省  宁波市        315194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教学中全面推进,提升青年教师的学科素养,发挥教师的先锋带头作用,扎实推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成为当前教育界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学科素养        教学改革        个性化        课改

        前言:“无培训不发展”,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发挥教师集体备课合作互助的教学优势,促进教师的成长,逐步缩小教师间教学质量的差距是教育管理部门和广大师生所推崇的教学改革方向。青年教师要进行自我加压,实现快速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实效,才能在教学中保持竞争力和优势,这也是每个教师必备的素质。

一、提升教师学科素养的价值和意义
(一)激发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现代化教学改革逐步推进,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1],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发展学生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提升学科素养,满足现代化教学的目标,教师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发挥自身的主导性地位,在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能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新模式,教师在专业素养提升过程中通过跟其他教师交流互动,能够结合学情,制定更多活泼生动的教学情境,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青年教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2],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背景下,教师以提升学科素养为突破口,在提升学科素养学习中通过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培训内容,对自身的专业精神进行塑造,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磨炼,能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提升自身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教师在学科素养竞赛中能不断磨练自己的教学技巧,督促教师不断学习,转变教学的方法,在教学中更加自信,游刃有余。促进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们呈现多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以最优的姿态呈现高质量的讲学内容,展示学科之间横向纵向的知识联系,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丰富知识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三)深化新课改的意义,推动教学改革进程
        青年教师在学科素养培训中“以考促学”,在考试中考察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能督促教师明确新课改教学的目标,深入了解新课改教学的意义,展示培训教学的成果,促进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科素养培训活动。教师经过学科素养培训活动能够提升对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能。教师在学科素养培训活动中能优化课堂教学的艺术,从课堂导入、课堂教学语言、板书书写、课堂总结、现代化教育技术、课堂情境创设、课堂互动交流、课堂问题处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和提升,督促教师提升学科专项技能,提高课堂实践活动效果,提高学生的视听体验,提升课堂演讲的功底,提升自身教学的艺术。


二、突显教师教学优势,促进教师个性成长的途径
(一)在文化浸润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文学性的统一,根据其学科特点就要求语文教师掌握较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学科素养。因此,语文教师要在名著导读活动中,通过学科文化浸润自身的文学素养,提升自身的文学鉴赏水平。在读书学习会上积极发言,锻炼自身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用哲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构架。在征文评比活动中,踊跃投稿,提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3]在学习中对自身的知识进行反思和吸收,养成随手做笔记的习惯,持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学科素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才能以发展的眼光教育学生,督促自身成为研究性教师。语文教师在深厚文化功底的视角下,才能将语文教学和多种课外文学形态进行有效融合,将综合实践、时事政治、主题体验、音乐欣赏等多种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的生活事业,形成独特的教学研究特色,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二)在实践中锤炼优势,促进个性化课堂
每一个学科的教师都有自身教学的特色,同一学科的教师也有不同的教学优势,教学培训活动和交流活动就是教师们互相挖掘教学优势,展现自身教学特点的机会。教师要在学科素养培训学习中,挖掘每一个教师教学的特点,从作文指导、教学语言、阅读教学、课堂活动等多个教学环节发现每个教师的特色,扬长避短,结合学情进行学习和借鉴,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构建个性化课堂。语文教学需要将课堂实践和教学理论进行结合,展开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探索。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重视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对字词句篇进行重点讲学的方式可行。在阅读教学中激趣课堂,让学生们在课堂游戏中体会阅读情境,进行课堂讨论和辩论,渗透情感教学的方式也有实施的必要。

(三)自我加压,实行渐进式教学改革
         语文教师在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中不可以“一刀切”,也不可以直接“拿来主义”,而是要持续挖掘和培植自身教学的优势,在教学中采用渐进式的方式逐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方法。在教学教研组集体备课集体讨论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发现其他教师的教学价值,利用机会进行跟踪听课,课下进行探讨活动,学习先进教师经验探索的过程,以先进典型为样本,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探索多种课型进行大胆创新和实践,在演讲习作课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本剧表演课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习作评改课课中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在阅读分享课中搭建对话平台,满足不同学生学习交流分享的需求,用多种课程中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聚焦学科素养提升,进行自我加压,细心研读教材,熟悉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明白“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语文教师在教研组学习活动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则能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和现状,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提升评价学生的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方案,顺利完成组织教学的过程,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立足常态,创新实施,为教师专业发展助力——“国培计划”项目县磐石市总体培训规划[J]. 袁文力.??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12)
[2]现代课程视域下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建构的途径与方法[J]. 孙天山.??江苏教育研究.?2014(31)
[3]基于理解的学科教学知识(PCK)建构研究[J]. 孙天山.??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4(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