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邹高创
[导读] 当今时代是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在整个社会环境下,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最大影响的就是网络环境。
        邹高创
        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洋中分校 365106
        当今时代是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在整个社会环境下,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最大影响的就是网络环境。
        网络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的发展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也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特别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当前形势下越发显出它的重要性与独特的优越性。下面本人就网络给学生的危害和网络环境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谈一些看法。
        一、网络给学生的危害是很大的。
(一)网络在全面的影响着学生,并且影响着大面积的学生。
        一般有上过网的人都知道,在网上你想找到什么信息都有:新闻、视频、百科、图片…,对与错同在,美与丑并存,总的来讲一句话::网路在全面的影响着学生。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在学校有计算机课,在家里有电脑,在外面到处都有网吧,更令人担忧的是大多数学生都有“掌中宝”(手机)。在今后,网络生活应该成为每一个人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说,目前网络已经影响着大面积的学生。
   (二)网络带给学生的打击是沉重的。
        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对学生的危害已经无孔不入。正当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渐渐长大的时候,他们也觉得自己已经长大,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不再像小学生一样依赖自己的父母,而大量的事实说明,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自我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都不强。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稍有不顺或疑虑,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就是他们心灵的家园。现在每个班级都存在着一些“手机迷”,他们迷上的是交友、游戏、QQ空间等等,而更糟糕的是:据不完全统计,60%的学生都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暴力等信息的,他们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听不进家长老师的忠言,以致于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甚至旷课逃学,多少家庭身受其害,多少学生因此而犯罪,网络带给学生的打击是沉重的——网络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
        二、道德与法治课对网络环境下学生的教育对策。

        1.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课堂教学应结合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学生在网络时代,网络环境已经给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果道德与法治课仍然局限于课堂之内,脱离实际,不对现有的社会问题进行教育,那么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是无法适应社会环境的,这种脱离现实生活的思想品德教育等于空谈。因此,我们教师自身应对当今整个社会大环境有全新的认识,积极主动接受新的知识,多接触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将各种思想、新的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教育上,将培养“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学生”作为思想品德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2.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重在“引导”
        我们的《新课程标准》一书中指出:“新课程标准遵循主体德育理念,强调“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帮助’选择而不是教育指令,是‘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力求创设一种‘细雨润无声'的道德激励境界。
        面对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难控性。我们只能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对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之一,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中要求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讨论和对比中获得知识;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加强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让学生坚决抵制不良信息,引导学生安全使用网络。并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利用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才能使青少年学生健康的成长。
        3.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网络法律意识。
我们的学生虽然都是受过教育的,但是由于他们长期在父母及他人的呵护下成长,很多孩子不知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或者他们经常以自我为中心,想怎样就怎样,明知不可为   却仍然为之。一点责任感都没有,道德意识也逐渐下降,更别谈网络法律意识了。
例如:许多的独生子女感觉自己很孤单,就在网络中寻找各种乐趣,发布各种不良信息,败坏社会道德风气,同样面对网络上他人发布的不良信息(比如网络上传播的黑、黄、赌、毒等垃极信息),他们也不能自觉抵制。因此,我们教师应通过思想品德课堂对学生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安全防范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4.充分利用网络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重视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现行的思想品德教材在内容上已经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教材中已有许多案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以往思想品德课的枯燥乏味,但相比教材,网络还是存在更大的优势,网络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只要教师善于选材,就能更加生动的展现学生身边的事,使学生切身感受到道德的实际意义,并主动在实践中践行各种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由于网络信息的覆盖面广,教师可以选择任何信息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的同时,使学生逐步了解社会,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特别是网络环境)的能力。
        5.应将学生上网存在的重点问题当作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对于是学生上网存在的重点问题,例如:通霄上网,玩游戏不能自拔,看黄页,网聊甚至网恋等问题,应引起我们教师的足够重视,因为这些问题的影响可能是:一个学生的3年、5年、一辈子,还可能是:他人、家庭、社会。应将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充分曝光,并进行充分的讨论。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这些问题对自身的极大危害,在网络面前要严于律己,守好自身上网的最后一道“防线”。
总之,网络环境给我们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思想,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来适应这个变化,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努力和正面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能力,从根本上遏制网络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