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弟
贵州省天柱民族中学 556600
摘要 高中,是人生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也是个人素养形成关键时期,中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在逐渐变得成熟。近期2019年12月,一种名为“2019-nCoV”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国。从延期返校网上授课到学生返校,高考近在咫尺,有些越来越多高中生出现了学习焦虑、社会环境、自我情绪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给出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学生谈话并给出对策,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2019-nCoV;心理健康;学习焦虑;高考
引言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国家出台了更严格的防治措施。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已构成全球大流行。这对整个人类来讲是一场灾难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高中生在此期间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社会各方面关心的问题,特别是高三后期心理波动显得尤为重要,必要时进行干预。
疫情线下部分学校进行网课授课,在此期间大部分绝大部分学生按照老师要求完成课前预习、听课、课后练习巩固。有的学生家长向班主任反映学生在家做作业时只知道在家里,不知道在房间里做什么,到了交作业的时候基本上都按时完成,然而平时作业并没有这么按时完成。在网上考试,相比平常考试成绩进步较大,据了解大部分学生都是相互抄袭,并没有实质性进步效果不是特别好。高考越来越临近,学生既想考得高分又不想努力,羡慕考高分的同学自己却又不敢砥砺前行。也有部分学生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一直努力却一直未曾改变低分的现状,返校后学生心情更加显得格外焦虑。
一、学习焦虑
面对不可预知的2019-nCoV,出现担忧和恐惧是很正常的。反复关注疫情发展、每天测量体温、焦虑情绪逐渐加重,甚至超出自己的承载能力,对应的心理反应也随之而来。每个刚进入高三的学生,开学的时候都是憋着股劲,对高三既兴奋、期待,又紧张、害怕;经过半个学期,还是有一部分学生适应不了高三生活的紧张与压力[1]。高三后期模拟考试频繁成绩有进有退,易出现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疲乏等现象;一到正规考试常常惊惶万状,以致平时很熟悉的内容也回忆不起来。这样考试结果越来越差,恐惧感越来越严重。这样考试结果越来越差,恐惧感越来越严重。造成考生紧张焦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生理因素(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等)、心理因素(师长的压力、同学间的竞争、高期望值又信心不足等)[2]。据调查,每个班至少有20%的学生有焦虑症,大多是因为高考的到来,家长和个人期望过高,怕自己考不好考不上心仪大学。
二、学校方面
在未开学前,学校通过电话网络等提供网上咨询服务。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关注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方面要对一些特殊高中生进行重点关注:一是学生的家庭有成员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二是身边有确诊病人或疑似病人;三是疫情重点区域;四是高三即将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五是原来就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或自身性格比较敏感、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的学生。此外,一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如单亲、孤儿、精准扶贫户,低保户、没人照料或父母自身有不良心理的学生等,需要班主任把关,学校总体把控。
首先,学校和老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他们在疫情期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要让学生知道,在疫情压力下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愤怒和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这是人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
其次,学生可以有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如“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等物理减压或用运动、音乐、倾诉来转移注意力、增加积极体验。由疫情因而产生人际交往范围极窄(缺少同伴交往)、交往能力和欲望都下降等问题[3]。
第三、通过正规权威部门官网发布疫情防护知识、心理科普类文章等,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的身体,在这疫情期间接纳自我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加心理韧性。
三、建议展望
作为家长和老师不能将焦虑、恐惧的负面情绪传染给孩子,同时对孩子要包容、有耐心。教师要精准分析学情,认真对学生在家学习进行测评,对学生成绩准确评估,以此为依据有效地制订高考延期备考计划。对已经居家在网上学习过的课程, 有重点地开展再次复习讲解,确保学生较好掌握已学知识内容后,再进行新的课程教学;学校加强与家长和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帮助解决问题,寻求家长和学生的理解、支持与合作。鼓励学生在家中参加适当的家庭工作,进行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
大难见真情,大爱见真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这段慢时光里,我们不妨停下匆匆的脚步,细细思考,还可以得到这些收获。我们深信,在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有2003年战胜非典的经验,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我们定能够战胜疫情。
参考文献
[1]钱家荣. 高三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与调整[J]. 教学与管理,2010(13):76-77
[2]刘媛,高军. 京城千名高中生精神健康状况调查——近七成高三学生有中轻度心理障碍倾向[J]. 首都医药,2006(09):4-12.
[3]魏彬. 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