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Google Earth与初中地理教学的融合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5期   作者:杨华容
[导读] 新课标背景下,将Google Earth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是初中地理教学方式变革

        杨华容
        四川省成都市棕北中学  610041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将Google Earth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是初中地理教学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Google Earth中的一些非常实用的功能被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更好更直观的为学生呈现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充分吸收课堂的内容,并有非常直观的印象。Google Earth可以覆盖和包容数据量非常巨大的地理知识,对学生查找和分析地理数据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同时也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有所提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Google Earth;融合
        初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指出地理教学需要结合现代的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融入初中地理课堂。同时也指出教师在地理课堂的教学中应该充分的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来适应新的地理教学任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Google earth可以使学生更逼真和直观地感受到地球的运动和地理位置的分布情况等,使初中地理课堂充满新鲜感和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将Google earth融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一、Google Earth融合地理教学的发展背景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美国开始尝试把GIS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起初GIS被提倡应用到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当中,因GIS的操作不易掌握同时对使用者的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GIS没有被广泛的应用。直到2005年,谷歌公司创建了Google Earth软件,软件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为包括教师和学生等在内的使用者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Google Earth软件同以往的GIS软件相比,操作更简单方便,硬件设施的要求也不高,并且为使用者提供了非常强大和丰富的功能选择,使得Google Earth自开发创立以来就被普遍的应用到美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当中,成为了中小学教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具软件。
        针对目前我国初中地理的教学现状,Google Earth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当中的主要形式是创新和丰富教材的教学素材,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并促进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可视化的功能和简单易操作的特点也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非常好的教学条件,弥补了传统地理教学的缺点。
        二、Google Earth与初中地理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Google Earth软件融入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恰恰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使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直观和生动形象,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实现对抽象的空间构图和移动以及多天体运动的模拟还原,同时还可以实现地理位置准确定位和计算距离的功能,不仅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手能力,Google Earth的这些优点也使得学生对于新的地理知识的探索产生了主动的学习兴趣,针对国家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Google Earth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三、Google Earth与初中地理教学融合的应用实践
        初中地理教学中,对于学生空间感的培养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地理课堂中应用Google Earth软件,可以更加直观和清晰的模拟地理现象,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的认知事物的运动轨迹和规律。Google Earth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实践中可以实现多种功能,本文对以下三点功能作用进行阐述。
        1.测量经纬度和距离
        与传统的通过纸质地图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相比,Google Earth中不再需要尺子等工具来量取两点之间的距离,根据软件中提供的标尺功能,选用比例尺进行计算,使学生可以手动所需测算距离进行选择,测算距离即可自动显示,学生非常容易掌握。
        同时Google Earth还对比例尺提供了辅助讲解功能,点击比例尺上面的放大(+)或缩小(-)对想要测量的区域进行缩放,学生们更直观的进行测量。如比例尺缩小,虽然可以看到更大的范围空间,但所要测量的区域就会变小;如果相应对测量区域放大,看到的空间变小,但测量的内容区域也变得更加详细。这个功能与我们课本中的“比例尺大小的性质”相关内容恰恰对应上。同时,这样的教学内容使得课程变得丰富有趣,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


        2.地理事物直观可视
        通过卫星可以对地理位置中一些重要的区域进行标识和分辨,还原当地的一些人文景观和重要的标志景物,甚至可以分辨出小的房屋和道路,可以更直观的反映地理位置的环境特点。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为例:
        打开Google Earth,定位到日本,从整个国家的地形上来看,日本是个多山的岛国,山地和丘陵大约占了国土面积的3/4左右,在地图上学生们可以直接看到日本最出名的景点也是日本海拔最高的富士山;而平原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或较大河流的下游地区,最具代表的就是关东平原。通过Google Earth真实的图像和地形条件统计分析,学生可以更好的记住日本较代表性的地理环境特点。
        3.实现全球定位功能
        Google Earth可以实现全球定位功能,这对于我们了解地理位置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通过Google Earth的全球定位功能。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例:
        首先通过Google Earth里面的搜索功能(flyto)将定位点定在撒哈拉沙漠的南侧,从周边的地理环境中很容易辨别出非洲大陆,一头狮子在广阔的草原上悠闲的散步,转换角度还可以看到不同的非洲草原的景象,如一望无际的沙漠、成片的热带雨林和茂密的非洲热带大草原,好比学生们亲身体验在这样的场景之中一样,可以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非洲地理环境、气候类型等知识。
        四、Google Earth融合初中地理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Google Earth软件对于教学当中的硬件设施有一定的要求,且必须具备网络的条件才可以发挥Google Earth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同时Google Earth不能还原和模拟所有的地理现象,针对这部分地理教学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功能性完善。
        2.从地理老师的视角出发,存在部分教师对于Google Earth软件的使用范围不能正确把握的现象,导致了教学效果与教学愿景不匹配的后果。针对一些不符合使用Google earth软件的地理教学内容,有些教师会把Google Earth软件强加到这些内容当中,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还增加了课堂负担。
        五、结论与建议
        1.教师的现代教学技能需进一步提高
        Google Earth软件虽然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点,但是毕竟是一种现代化的新的信息技术,但是对于一些没有计算机基础的老师来说仍然需要进行培训和学习,Google Earth软件中的功能非常强大,不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实际操作应用,老师对于一些功能是不能完全掌握的,所以应该对初中地理教师进行专门的Google Earth软件培训,并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和指导学生的操作。
        2.教学设备的完善
        由于Google Earth软件的实现载体是计算机,目前对于大多数城市的中学来说都可以实现Google Earth软件的安装和使用,但是对于一些乡镇和比较偏远的贫困地区,计算机的普及率仍然较低,所以Google Earth软件应用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就难以实现,因此改善这些地区的教学设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无偿共享地理资源数据
        对地理数据资源进行共享,直接影响着Google Earth是否能很好的融入初中地理教学,也是Google Earth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发挥作用的关键。但是针对目前的数据资源,互联网上对于共享数据大多都是有偿收费的,很少为大众提供免费的地理数据资源,所以地理数据资源的缺失和限制直接影响着Google earth软件是否能发挥最大作用。目前大部分初中地理教师并不能自行搜集整理和建立地理信息资源的能力,即使个别教师具有相关能力,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这是阻碍Google Earth软件进一步推广的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韩金荣.基于中学生地理空间概念建构的Google Earth运用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3,(04):110-113.
        [2] 金荩.巧用Google Earth活化地理教学[J].地理教育,2013,(S1):120-121.
        [3] 张雪松,张继峰,李水祥,景高了.基于Google Earth的地理多媒体教学平台的设计和实现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