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发表时间:2020/12/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25期   作者: 覃志向
[导读] 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一环,

        覃志向
        (广西来宾市武宣县桐岭镇大同教学点)
        摘要: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但是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学习难度比常规语文知识学习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低。而在提升阅读能力这方面,书本无疑是最方便和快捷的通道。怎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阅读能力,是当前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的难题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能力
        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老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习惯照着书本进行一些阅读知识的讲解和教育,而低年级的小学生天性活泼,未经过太多打磨,因此这种灌输性质的教育方法很难起到效果,枯燥乏味的授课方式和上课内容,使得部分学生对语文阅读教育的内容完全提不起兴趣[1]。因此,在新课程要求下,老师需要转变既往的教学模式,接受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的阅读学习趣味化,让学生敢于阅读,爱上阅读。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如何通过教学激发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如果有着兴趣加持则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因此教师首要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书上的一些知识就是很好的阅读素材,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关于西沙群岛的图片,将这些图片保存或者打印,以备后面教学使用[1]。然后在课堂讲解《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不需要学生在听课后就全部理解,只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认识。此时再拿出打印好的关于西沙群岛的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将自己对于西沙群岛的印象描绘出来,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搞清楚一个文章故事的来龙去脉,了解一个地方的风物土人情,教师只做辅助,在过程中旁敲侧击。采用这些手段来替代原本的口述式教学,让学生思考,同时,写作教学的质量也会有很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灵活利用这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得到提升[2]。
        二、阅读与写作结合进行教学
        阅读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可以开展写作的技巧教学,在阅读后进行写作,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阅读的印象。小学生开始作文写作的前提是小学生对学习的文章和知识具有灵活的运用能力,因此要想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能够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就需要小学生能够有敏捷的思维和相应的语言描绘能力。低年级小学生有写一段小作文的能力,教师需要做的是对他们描绘文章重点的能力进行优化,增加对文章中人物、动物神态等细节的刻画,这是小学生中所欠缺的细节描写[3]。为了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可以开展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针对教学,如在学习完《秋天的雨》后,教师让学生根据学习的课文的知识,在课堂上描述对秋雨的印象和自己经历过的一场秋雨,让学生自行举手发言,畅所欲言,老师可以在这期间教授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如用排比这种常用手法来描述秋雨,“秋雨一会在房顶上,一会在池塘里,一会又在我的手中”,让学生掌握用一定的写作手法描绘秋雨,并在课后以此写一篇关于秋雨的作文,将阅读教学和学生的课后作业结合,有利于学生的课后语文习作学习,增强学生运用写作技巧的能力。


        三、通过课堂阅读增强阅读知识储备
        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也可以给学生增加储备,如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看作者对动物和植物的描写片段,如“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这一段,老师可以讲“我们都知道鸟儿蝴蝶是动物,树木是植物,可是在学生上课时树枝不再晃动,鸟儿不再啼叫是为了说明什么呢”,通过这一段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到作者是用环境的静凸显学生上课时的肃穆,并让学生纳为己用,以后自己写作业用得上。同样平时学生可以准备一个摘抄本,将自己觉得好的语句、词语和成语等摘抄下来,加强自己的字、词、句段等方面的积累。
        四、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一种通过闲暇时间的阅读激发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有针对性和带有目的性的给小学生推荐一些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籍,同时营造出相对宽松自由的课后阅读环境,例如让小学生在课后和休息时间进行阅读。为此,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需求出发,推荐它们感兴趣的经典名著,如《鲁滨逊漂流记》。这类书籍满足了学生冒险心理的同时还有着丰富的求生知识以及精彩的人物内心描写和细节刻画。让小学生就这类经典书籍展开阅读,既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也在无形中塑造他们的三观,最终所阅读的知识,还可以转化为写作的素材,达到提升语文写作能力的目的。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是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一个捷径。
        五、教授学生阅读技巧
        阅读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尤其是阅读中的题目,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往往是一些散文的概括,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可以教授学生怎样快速的通过阅读题目和第一段以及最后一段掌握全文的主旨,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方向。
        结语:
        为了提升低年级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握小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将阅读教学和学生的写作相结合,促进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白云迪.用阅读点亮儿童精彩人生——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20(19):16-17.
        [2]王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6):70-72.
        [3]吴爱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03):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