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彩霞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松兹小学, 安徽 安庆 246500)
摘要:互动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或者学生与网络等互动的教学环境,达到激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主动性和探索性的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方法五花八门,大致分为主题探讨式互动、归纳问题式互动、精选案例式互动以及多维思辨式互动几种。互动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广开言路,让师生在讨论间协同进取。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构建互动式课堂为主题,对互动式教学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必要性、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学语文教学构建互动式课堂的具体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字:小学语文 互动式教学 教学模式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行,越来越多的小学转变教学模式,开始尝试互动式教学。当今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学生们了,单方面的教学可能会导致学生看待问题过于死板,不能深刻理解学习内容,这一点在语文学科中尤为明显。语文虽然和其他学科一样是基础学科,但不一样的是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是教授学生学会语言的运用、交流以及理解他人所表达的意思,学好语文才能更好掌握其他学科的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课堂学习氛围的构建,影响着课堂教学是否可以和谐有效的进行,而师生的频繁互动是促进师生关系的关键途径。因此,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的互动式课堂尤为必要。
一、互动式教学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
因为互动式教学具有明确的主题、清晰的条例等特点,所以这些特点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时不断思考。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互动式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弱化了教师的主导性。但是互动式教学的关注点不在于学生是否参与学习,而是通过双向提问解决学生如何参与学习的问题,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最大化。从这个层面讲,互动式教学让师生关系更加对等。徐特立曾言:“学生和先生的关系是同志的关系,教师是同志中的领导者,因此要尊重教师。教师和学生,一切都是相互平等的关系,用中国的老话来说,叫做‘教学半’(教者学者各负一半责任,就没有资产阶级的所谓教师本位或学生本位的对立),或‘教学相长’,在教和学当中,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利益,都获得进步。这是新的师生关系的问题。”教学本质就是互动交流的过程,只有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让教学更加顺利。互动式教学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有研究表明人们对于认知不全面的事物往往更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心理,在对学生对知识感到不解时,进行提问,这时的互动则非常有效,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必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频繁首先是符合新课改的教育要求的。无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互动式教学模式,以人为本的原则是不变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师生互动正好契合了互动式课堂创建的要求。其次师生互动频繁是教学发展的趋势,师生互动的过程能够有效结合教师、学生和网络三方的思想,开拓了教学的视野。同时,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差,这种三方合作的学习形式能够帮助小学生建立学习机制,使小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状态。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明确意识到与学生加强语言沟通和互动的重要性。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渐知道自己教学的不足和学生的疑惑;学生可以尽情阐述自己的观点,即使说错也没关系,教师可以加以引导,矫正学生的思路。互动式教学模式是着眼于促进师生双方的共同进步,能够在今后的教育与学习中解决教学矛盾,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三、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虽然互动式课堂建立的意义重大,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1)互动形式过于单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多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其他形式的互动较少。例如: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
(2)教师的互动意识不足
想要实现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且互动频繁,就需要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但是在目前实际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互动意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3)师生互动深度不够
一部分教师能够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课堂氛围良好,学生能够踊跃回答问题,但是师生互动的深度不够,也就是说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停留在表层阶段。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教师需要与学生有情感的连接。目前师生互动更多的是认知互动,师生的情感并没有被调动起来。
四、小学语文“互动式课堂”如何构建
1.营造课堂氛围,平等师生关系
想要构建“互动式课堂”首先需要教师摆正自身位置,从教学的“领导者”变成“参与者”,才能更好地营造课堂氛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处在教学的顶峰位置,尽管学生崇敬教师,但是往往因为害怕教师的批评即使对所学问题有不明白的地方依旧不敢提问。教师在教学过后通常会问学生还有什么不懂的知识,可是学生因为其他同学没有发言等原因不会回答教师。这些情况就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知半解,教师也因为学生没有反馈而无法更多地进行讲解。因此只有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才能彼此敞开心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因为语文的教学目的和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就更需要教师与学生多进行沟通,构建“互动式课堂”就非常有必要,在一问一答中,教师与学生交流增加,使学生与教师更为亲近,从而营造了自由、融洽、踊跃、开放的课堂氛围。
2.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教无类
教师的教学不应该只流于在课堂上的“大锅饭”式教学,更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环境,根据了解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互动式教学”正好契合了这一教育要求。构建活跃的“互动式课堂”一定要教师既关注教材也关注学生。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情况都不一样,因此他们的性格特点也有所不同。前文提到的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没有反馈,正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周详。有些学生比较腼腆,不敢向教师主动提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引导学生自主提问,还有些学生性格活泼,在课堂上总“走神”。教师需要多提问这些学生,保证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课程。
3.留出充分时间让学生之间相互提问
构建“互动式课堂”不仅需要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同时也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学生往往比教师更了解自己的同学,所以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与学生相互提问。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讲解某篇文章时,可以选取重点段落,先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让学生根据段落表达的意思询问对方的看法。为了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教师可以在他们互动之后检查一些小组的互动情况。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互动的积极性,也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4.共同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以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多数情况采用结果式教学。在“互动式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改变评价方式,让结果式评价与过程式评价结合。教师需要挑选部分敢于直言的学生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这可以让教师侧面指导学生不会的知识点,及时改进教学方式。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也很重要,这是让学生自行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查漏补缺。
结语:总之,在构建“互动式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解学生的不足,给予学生更多锻炼自己的机会,以鼓励为主,鞭策为辅,逐渐使学生在课堂中踊跃发言,这样的互动式课堂才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筱娟.小学语文教师课堂互动的有效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5(3)
[2]张欣.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教育:文摘版,2016(12)
[3]陈丽.小学语文互动课堂的构建策略[J].现代交际,2015(7)